(點擊進入>>抗疫小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考試卷小測試)
測量體溫一般在三個部位,包括口腔、腋窩還有肛門,最常用是腋窩,其正常體溫標定在36-37°C之間,高于37°C就認為出現低熱,低于36°C則認為是體溫過低。
根據體溫的數值可以把體溫分為四個級別,37°C-38°C為低熱,38.1°C-39°C叫中等度熱,39.1°C-41°C叫高熱,超過41°C叫超高熱。因此37°C-38°C之間體溫,大于37°C小于38°C認為是低熱,不用特別擔心。低熱一般見于感冒,如果時間持續較長,可能是結核或者風濕病引起,需要去醫院進一步確診。
初春本來就是寶寶流感的高發期,很容易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這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的表現,不一定都是肺炎,當然更不一定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孩子發燒的時候其實并不需要馬上去看醫生,甚至有的時候并不一定需要吃藥,如果是低燒,持續時間也不長,一般來說問題不大。
發燒期間,觀察小孩的身體情況,孩子的吃喝、精神狀態、大小便、睡眠等情況,是否和平時一樣,有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除了正確服用退燒藥以外,家長們還應該為寶寶做好降溫的工作。比如盡量減少寶寶的衣物包裹,幫助皮膚散熱; 采取溫水擦拭或泡溫水澡的方式,來輔助寶寶散熱。不推薦給寶寶用冰袋或貼冰貼來降溫。同時,還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可以根據情況少量多次攝入一些水、奶、湯、果汁等液體,以增加體內水分,利于退熱。
若近期沒有武漢接觸史、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接觸史,家長們也不必過于緊張;這個時候盡量讓待在家里,少出門少聚會,避免接觸感染源,做好相關防護準備;同時,在家也要做好護理,適當通風透氣。
最后,如果家長自行護理效果不理想,且一直沒有好轉,也不要放松警惕,帶小孩及時就醫,也要做好防護措施,佩戴口罩,到醫院后配合醫護人員指引進行檢查!
觀看233網校執業藥師姜雅老師帶來的新冠病毒解讀,從病毒到防護,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