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一個讓所有人談虎色變的可怕疾病。
或許你會覺得這個話題離你有點遙遠,但是你可能正走在患癌路上而不自知,或許你還常為別人動不動就去醫院檢查而嗤之以鼻,但做體檢恰恰是保護自身的方法之一,在疾病形成之前將它扼殺于搖籃之中才是明智之舉。
4月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末尾,雖然時間已過,但我們防治癌癥的工作不能省,今天就來談談腫瘤以及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一、概述
從生物學角度解讀,腫瘤就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根據對人的危害性大小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翻譯成白話,腫瘤是人體內的普通細胞變異后形成的,變異后的腫瘤細胞就大肆地在人體內搗亂。
癌癥就是惡性腫瘤。
二、危害
良性腫瘤對人體的危害有限,而惡性腫瘤就不一樣了,它們會在體內肆意繁殖,并迅速擴散到身體其他組織器官,破壞器官結構,影響機體正常運轉,直至機體死亡。
惡性腫瘤之所以能隨意侵入各組織器官搞破壞,是因為免疫系統中出了叛徒。
這個叛徒叫巨噬細胞,不僅給腫瘤“供吃供喝”(提供細胞因子、生長因子),還為腫瘤細胞擴散大開方便之門,幫它們“修路”(促進腫瘤血管的生成),助推腫瘤的轉移擴散。
不僅如此,這些叛徒還對曾經的隊友“刀劍相向”,其他免疫細胞(如T細胞)來消滅腫瘤細胞時,巨噬細胞便會挺身而出,幫助腫瘤細胞擊退T細胞。
三、治療藥物
當人被檢查出惡性腫瘤時,可以使用一些對抗腫瘤的藥物緩解腫瘤擴散趨勢。目前的抗腫瘤藥物有:
1、直接影響DNA結構和功能的藥物;
2、干擾核酸生物合成的藥物(抗代謝藥);
3、干擾轉錄過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藥物;
4、抑制蛋白質合成與功能的藥物;
5、調解體內激素平衡藥物;
6、靶向抗腫瘤藥物;
7、免疫治療藥物
1~4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影響腫瘤細胞的繁殖來達到治療目的;5類藥是通過影響細胞的生理功能;6~7類藥是通過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而起治療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的抗癌治療中,有一種是針對巨噬細胞進行“再教育”。為什么是再教育?因為巨噬細胞容易叛變,大部分都跟著腫瘤細胞跑了,幫著它們為虎作倀。而科學家們發現,通過一定的方法可以讓巨噬細胞“清醒”過來,認清腫瘤細胞的真面目,從而重新開始正經工作:吞噬腫瘤細胞。
這類讓叛變的巨噬細胞“回心轉意”,重新開始免疫工作的過程叫作巨噬細胞“再教育”。
四、防治方法
為了防患于未然,普通人在生活中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預防工作,減少腫瘤的發生率。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發布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通知中提到過,一般可通過三級預防對癌癥進行防控。
一級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如戒煙戒酒;
二級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般是通過體檢來達成;
三級是改善生活質量,也就是健康的飲食與作息,如少油鹽,少甜膩,少辛辣,早睡早起,勤鍛煉等。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的醫藥知識嗎?關注233網校逗趣中年講師仇牧老師,人有趣,話還多。幽默式地給你科普各類西醫學知識,學習不再枯燥!點擊下方視頻試聽“小段子”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