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測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為3.0h,則它的消除速率常數為
A、1.5h-1 B、1.0h-1 C、0.46h-1 D、0.23h-1 E、0.15h-1
15、某藥物的t1/2為1小時,有40%的原形藥經腎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轉化,其生物轉化速率常數Kb約為
A、0.05小時-1 B、0.78小時-1 C、0.14小時-1 D、0.99小時-1 E、0.42小時-1
16、某藥靜脈注射經2個半衰期后,其體內藥量為原來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17、地高辛的半衰期為40.8h,在體內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幾
A、35.88% B、40.76% C、66.52% D、29.41% E、87.67%
18、假設藥物消除符合一級動力學過程,問多少個t1/2藥物消除99.9%
A、4 t1/2 B、6 t1/2 C、8 t1/2 D、10 t1/2 E、12 t1/2
19、單室模型藥物,單次靜脈注射消除速度常數為0.2h-1,問清除該藥99%需要多少時間
A、12.5h B、23h C、26h D、46h E、6h
20、一病人單次靜脈注射某藥物10mg,半小時血藥濃度是多少μg/mL。(已知t1/2=4h,V=60L)
A、0.153 B、0.225 C、0.301 D、0.458 E、0.610
21、單室模型藥物,生物半衰期為6h,靜脈輸注達穩態血藥濃度的95%需要多長時間
A、12.5h B、25.9h C、30.5h D、50.2h E、40.3h
22、緩控釋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測定中采集血樣時間至少應為
A、1~2個半衰期 B、3~5個半衰期 C、5~7個半衰期
D、7~9個半衰期 E、10個半衰期
23、以靜脈注射為標準參比制劑求得的生物利用度
A、絕對生物利用度 B、相對生物利用度 C、靜脈生物利用度
D、生物利用度 E、參比生物利用度
二、 B型題(配伍選擇題)]
[1—4]
A、被動擴散 B、主動轉運 C、促進擴散 D、胞飲 E、吸收
1、大多數藥物的吸收方式
2、有載體的參加,有飽和現象,消耗能量
3、有載體的參加,有飽和現象,不消耗能量
4、細胞膜可以主動變形而將某些物質攝入細胞內
[5—8]
A、口服給藥 B、肺部吸入給藥 C、經皮全身給藥 D、靜脈注射給藥 E、A、B和C
5、有首過效應
6、沒有吸收過程
7、控制釋藥
8、起效速度同靜脈注射
[9—12]
A、腸肝循環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觀分布容積 E、單室模型
9、藥物在體內消除一半的時間
10、藥物在體內各組織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達到報考分布平衡
11、藥物隨膽汁進入小腸后被小腸重新吸收的現象
12、體內藥量X與血藥濃度C的比值
[13—16]
A、Cl=KV B、T1/2=0.693/K C、GFR D、V=X0/C0 E、AUC
13、生物半衰期
14、曲線下的面積
15、表觀分布容積
16、清除率
[17—19]
A、清除率 B、表觀分布容積 C、雙室模型 D、單室模型 E、多室模型
17、反映腎功能的一個指標
18、具有明確的生理學意義
19、反映藥物消除的快慢
[20—23]
A、單室單劑量血管外給藥c—t 關系式
B、單室單劑量靜脈滴注給藥c—t關系式
C、單室單劑量靜脈注射給藥c—t關系式
D、單室多劑量靜脈注射給藥c—t關系式
E、多劑量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