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包郵送書】【考試消息訂閱提醒】【高頻考點打卡】【組隊打卡做題】
1、【多項選擇題】臨床治療藥物的藥動學參數通常基于血藥濃度的獲得,常用的血藥濃度方法有( )。
A. 紅外分光光度法(IR)
B. 薄層色譜法(TLC)
C. 酶聯免疫法(ELISA)
D.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E. 液-質聯用法(LC-MS)
參考答案:CDE
參考解析:用于血藥濃度測定的方法較體外藥物測定方法更加復雜靈敏,要求也更高。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氣相色譜法(GC)、液-質聯用法(LC- MS)、放射免疫法(RIA)、熒光偏振免疫法(FPLA)、酶聯免疫法
(ELISA)等。
2、【多項選擇題】治療藥物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的情況包括( )。
A. 個體差異很大的藥物
B. 具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的藥物
C. 治療指數大、毒性反應弱的藥物
D. 毒性反應不易識別的藥物
E. 合并用藥而出現異常反應
參考答案:ABDE
參考解析:此題考查治療藥物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的情況。治療藥物需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的情況包括:①個體差異很大
的藥物;②具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的藥物,尤其是非線性發生在治療劑量范圍內;③毒性反應不易識別,用量
不當或用量不足的、臨床反應難以識別的藥物;④特殊人群用藥;⑤常規劑量下沒有療效或出現毒性反應,
測定血藥濃度有助于分析原因;⑥合并用藥而出現的異常反應,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或
消除發生改變,因此需要通過監測血藥濃度對劑量進行調整;⑦診斷和處理藥物過量或中毒等。 故本題答
案應選ABDE。
3、【最佳選擇題】關于治療藥物監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治療藥物監測可以保證藥物的安全性
B. 治療藥物監測可以保證藥物的有效性
C. 治療藥物監測可以確定合并用藥原則
D. 所有的藥物都需要進行血藥濃度的監測
E. 治療藥物監測可以明確血藥濃度與臨床療效的關系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治療藥物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靈敏可靠的方法,檢測患者血液
或其他體液中的藥物濃度,獲取有關藥動學參數,應用藥動學理論,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案的制定和調整,
以及藥物中毒的診斷和治療,以保證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療藥物監測,對于深入研究患者用藥后
藥物的體內過程、明確血藥濃度與臨床療效的關系、提高藥物療效、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具有
重要意義。
4、【最佳選擇題】關于給藥方案設計的原則表述錯誤的是( )。
A. 對于在治療劑量即表現出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的藥物,不需要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
B. 安全范圍廣的藥物不需要嚴格的給藥方案
C. 安全范圍窄的藥物需要制定嚴格的給藥方案
D. 給藥方案設計和調整,常常需要進行血藥濃度監測
E. 對于治療指數小的藥物,需要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給藥方案設計的目的是使藥物在靶部位達到最佳治療濃度,產生最佳的治療作用和最小的副作用。安全范圍
廣的藥物不需要嚴格的給藥方案。對于治 療指數小的藥物,要求血藥濃度的波動范圍在最小中毒濃度與最
小有效濃度之間,由于患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個體差異常常影響血藥濃度水平,因而需要制定個體化給
藥方案。對于在治療劑量即表現出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的藥物,劑量的微小改變,可能會導致治療效果的顯著
差異,甚至會產生嚴重毒副作用,此類藥物也需要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給藥方案設計和調整,常常需要進
行血藥濃度監測。但血藥濃度監測僅在血藥濃度與臨床療效相關,或血藥濃度與藥物副作用相關時才有意
義。
5、【多項選擇題】關于給藥方案的設計敘述正確的是( )。
A. 當首劑量等于維持劑量的2倍時,血藥濃度迅速能夠達到穩態血藥濃度
B. 當給藥間隔T=t1/2時,體內藥物濃度大約經5~7個半衰期達到穩態水平
C. 根據半衰期制定給藥方案不適合半衰期過短或過長的藥物
D. 根據平均穩態血藥濃度制定給藥方案。一般藥物給藥間隔為1~2個半衰期
E. 對于治療窗非常窄的藥物,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給藥
參考答案:ABCDE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給藥方案的設計。對于生物半衰期(t1/2)短、治療窗較窄的藥物。為了避免頻繁用藥且減小血藥濃
度的波動性,臨床上多采用靜脈滴注給藥。根據t1/2制定給藥方案不適合t1/2過短或過長的藥物,藥物t1/2過
短則需頻繁給藥,藥物t1/2過長則可能導致血藥濃度波動較大;當給藥間隔T=t1/2時,體內藥物濃度大約經
5~7個半衰期達到穩態水平。根據平均穩態血藥濃度制定給藥方案時,在進行給藥間隔設計時,不僅要考慮
藥物的t1/2,而且還要考慮有效血藥濃度范圍,一般T為1~2個t1/2。故本題答案應選AB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