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分析 第83題
答案:D
解答:咖啡因和茶堿均系黃嘌呤類生物堿,紫脲酸銨反應是黃膘吟
類生物堿的特征反 應,故選D。其他幾個不是黃嘌呤類生物堿的特
征鑒別反應,故不應選擇。
藥物分析 第84題
答案:E
解答:加入適量過量的沉淀劑;可使構晶離子濃度增大,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這是 利用同離子效應,使沉淀更完全。而鹽效應、酸效應、絡合效應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使 沉淀不完全。故本題答案應選E。
藥物分析 第85題
答案:C
解答:中國藥典規定“稱取”供試品的量可根據數值的
有效位數來決定,稱取 “2.00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
1.995—2.005g。故本題答案應選C。
藥物分析 第(86—90)題
答案:86.C 87.D 88.B 89.E 90.A
解答:K2Cr2O7與KI在酸度為0.2—0.4mol/L,標定Na2S303時,反應較完全;故 標定時加KI與之反應,然后再用淀粉指示液指示終點,淀粉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指示劑, 故86題選C。二甲酚橙本身為亮黃色,與鋁離子絡合后顯紅紫色,可指示終點,二甲酚橙是絡合滴 定反應的指示劑,故87題選D。結晶紫為非水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劑,在強酸滴定弱堿時,可選用,故88題選B。 強堿滴定弱酸,溶液顯弱堿性,可選酚酞作酸堿中和反應指示劑,故89題選E。在硝酸性溶液中,用銀量法測定氯的含量,可用硫酸鐵銨指示終點,故90題選A。
藥物分析 第(9l一95)題
答案:91.A 92.C 93.D 94.E 95.B
解答:藥典規定兩次稱量的毫克數不超過0.3mg為恒重,故91題應選A.藥典規定在色譜定量分析中,分離度應大于1.5,故92題應選C。藥典規定在溶出度測定中,一般應取供試品的片數為6片,故93題應選D。藥典規定進行含量均勻度測定時,一般初試應取供試品片數為10片,故94題應選E。藥典規定在氣相色譜中,除另有規定外,拖尾因子應為0.95—1.05之間,故95題應選B。
藥物分析 第(96—100)題
答案:96.C 97.E 98.A 99.B 100.D
解答:本品具對苯二酚結構,易氧化分解,藥典規定需檢查對苯二酚,故96題選C。生產過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貯存過程中水解產生的水楊酸對人體有毒性且易氧化變色,故藥典規定本品要檢查游離水楊酸,故97題應選E。普魯卡因可發生水解,生成對氨基苯甲酸,故需檢查對氨基苯甲酸,故98題應選A。對氨基酚是對乙酰氨基酚的中間體,也是其水解產物,毒性較大,應控制其限量,藥典規定需檢查,故99題應選B。腎上腺素類藥物大多經其酮體氫化還原制得,若氫化不完全,易引入酮體,故需檢查其酮體,故100題選D.
藥物分析 第(101—105)題
答案:101.C 102.A 103.C 104.B 105.E
解答: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為苯乙胺類藥物,具有烴氨基側鏈,顯弱堿性,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測定弱堿,故10l題應選C。利用阿司匹林游離羧基的酸性,可用標準堿滴定液直接滴定,故102題應選A。維生素B1分子中含有兩個堿性的已成鹽的伯胺和季銨基團,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測定弱堿,故103題應選C。
苯甲酸鈉為芳酸堿金屬鹽,水溶液顯堿性,可用鹽酸滴定液滴定,但游離酸不溶于水,且使終點突躍不明顯,故選用雙相滴定法,故104題應選B。利用亞鐵的還原性,可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故105題應選E。
藥物分析 第(106—110)題
答案:106.E 107.D 108.B 109.C 110.A
解答:硫氰酸鹽與鐵鹽可生成紅色的可溶性硫氰酸鐵的絡合物,可用于藥物中鐵鹽的檢查,故106題應選E。 磺胺類易溶于堿,不溶于稀酸,只能用硫化鈉作為顯色劑,故107題應選D。 藥物中硫酸鹽檢查是利用硫酸鹽與氯化鋇生成硫酸鋇,故108題應選B。 在酸性溶液中檢查重金屬,用硫代乙酰胺試液作為顯色劑,故109題應選C。 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與硝酸銀作用,生成氯化銀渾濁,以檢查氯化物的限量,故 110題應選A。
藥物分析 第(111—115)題
答案:111.C 11.2.A 113.B 114.D 115.D
解答:對乙酰氨基酚加稀鹽酸置水浴上加熱40min水解后,先成具芳伯氨基的對氨基 酚,可與亞硝酸鈉進行重氮化反應,其重氮鹽與堿性β—萘酚偶合后,呈紅色。對乙酰氨 基酚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鐵試液,即顯藍紫色。故111題答案為C。四環素分子結構中具有酚經基,遇三氯化鐵試液即顯紅棕色;而分子結構中無芳伯氨基和潛在的芳伯氨基,就不能發生重氮化—偶合反應故112題答案為A。鹽酸普魯卡因分子結構中具有芳伯氨基,可直接采用重氮化—偶合反應進行鑒別。故l13題答案為B。醋酸潑尼松和三氯叔丁醇藥物分子結構中酚經基和無芳伯氨基等能發生三氯化鐵反應和重氮化—偶合反應的官能團。故114題和l15題答案均為D。
藥物分析 第(116—120)題
答案:116.C 117.C 118。A 119.D 120.B
解答:氯氮卓和地西泮分子結構中均具有苯駢二氮雜卓母核,并且為有機含氯化合物,用氧瓶燃燒法破壞,即生成氯化氫,以5%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加稀硝酸酸化后,可 顯氯化物反應。故116題和117題答案均為C。氯氮卓加酸加熱水解后,呈芳伯胺反應,而地西泮只能發生茚三酮反應。故l18題答案為A。氯氮卓和地西泮均不能與三氯化銻反應后呈色。故119題答案應為D。地西泮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燈(365nm)下檢視,顯黃綠色熒光;氯氮卓經反應后,呈黃色。故120題答案應選B。
藥物分析 第(12l一125)題
答案:121.A 122.D 123.C 14.B 125.A
解答:維生素Bl與碘化汞鉀生成淡黃色沉淀,而維生素C無此反應,故121題答案應為A. 麥芽酚反應是鏈霉素水解生成的鏈霉糖部分的專屬反應。故122題答案為D。 維生素Bl(鹽酸硫胺)和維生素C均在乙醚中不溶。故123題答案為C。維生素C分子結構中的二烯醇基,具有極強的還原性。因此,在酸性介質中滴加2,6—二氯靛酚時,可被還原為無色的酚亞胺,即玫瑰紅色消失,而維生素1無還原作用,故124題答案應選B。 維生素B1在堿性溶液中,可被鐵氰化鉀氧化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或異丁醇)中,顯藍色熒光。此即硫色素反應,為維生素B1的特有鑒別反應。故125題答案選A。
藥物分析 第126題
答案:C、D、E
解答:藥物雜質檢查為限度檢查,只對檢測限、選擇性和耐用性三項指標有所要求。對答案中A和B不作要求。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D、E。
藥物分析 第127題
答案:B、C、E
解答:中國藥典(1995年版)附錄部分紫外分光光度法中規定:吸收峰波長應在該 品種項下的波長士lnm以內(說明選擇項D為錯誤選項)。 對照品比較法為含量測定方法之一,對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測成分的量應為供試品溶液 中被測成分標示量的100土10%,所用溶劑也應完全一致,應在相同條件下測定吸收度,計算供試品中被測溶液的濃度(Cx),計算公式為:cx=(Ax/Ar)Cr 式中:Ax和Ar分別為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的吸收度,Cr為對照品溶液的濃度。 對照品比較法測定藥物含量時,不必知道該藥物的吸收系數,說明選擇項A也為錯誤選 項。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