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計價》數字、計算考點
第一章 建設工程造價構成
1.我國建設項目總投資及工程造價的構成
【例題】某生產性建設項目的工程費用 15000 萬元,設備費用 5000 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3000
萬元,預備費 1000 萬元,建設期利息 1000 萬元,鋪底流動資金 500 萬元。該項目工程造價為(?
?)萬元。
A.19000
B.20000
C.25000
D.20500
【答案】B
【解析】工程造價=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建設期利息
=15000+3000+1000+1000=20000(萬元)
2.按成本計算估價法計算非標準設備原價
構成 計算公式 備注
①材料費【2023】 材料凈用量×(1+加工損耗系數)×單位材料綜
合價
②加工費【2023】 材料總用量×材料加工單價
③輔助材料費
【2023】 材料費×輔助材料費指標
④專用工具費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率 (①+②+③)×專用工具
費率
⑤廢品損失費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
廢品損失費率
(①+②+③+④)×廢品
損失費率
⑥外購配套件費 根據相應的購買價格加上運雜費
2025 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計價》數字、計算考點
第一章 建設工程造價構成
1.我國建設項目總投資及工程造價的構成
【例題】某生產性建設項目的工程費用 15000 萬元,設備費用 5000 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3000
萬元,預備費 1000 萬元,建設期利息 1000 萬元,鋪底流動資金 500 萬元。該項目工程造價為(?
?)萬元。
A.19000
B.20000
C.25000
D.20500
【答案】B
【解析】工程造價=建設投資+建設期利息=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建設期利息
=15000+3000+1000+1000=20000(萬元)
2.按成本計算估價法計算非標準設備原價
構成 計算公式 備注
①材料費【2023】 材料凈用量×(1+加工損耗系數)×單位材料綜
合價
②加工費【2023】 材料總用量×材料加工單價
③輔助材料費
【2023】 材料費×輔助材料費指標
④專用工具費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率 (①+②+③)×專用工具
費率
⑤廢品損失費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
廢品損失費率
(①+②+③+④)×廢品
損失費率
⑥外購配套件費 根據相應的購買價格加上運雜費
⑦包裝費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
廢品損失費+外購配套件費)×包裝費率 (①~⑥)×包裝費率
⑧利潤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
廢品損失費+包裝費)×利潤率
(①~⑤+⑦)×利潤率;
外購配套件費不計算利潤
⑨稅金 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增值稅率 主要指增值稅
銷售額=(①~⑧)
⑩非標準設備設計
費 按國家規定的設計費收費標準計算
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1+廢品損失
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利潤率)+銷項稅額+非標準
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
【例題】某國內設備制造廠生產某臺非標準設備的生產制造成本及包裝費用 20 萬元,外購配套件費
為 3 萬元,利潤率為 10%,增值稅率為 13%,則生產該臺設備的利潤為(??)萬元。
A.2.00
B.2.26
C.2.30
D.2.60
【答案】A
【解析】利潤=生產制造成本及包裝費用×利潤率=20×10%=2(萬元)
3.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和計算
構成 計算公式 備注
到岸價
離岸價 離岸價分為原幣貨價和人民幣貨價 到岸價(CIF)=離岸價(FOB)
+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
國際運費 離岸價(FOB)×運費率或運量×單位運
價
運輸保險費 運輸保險費=(離岸價(FOB)+國際運
費)/(1-保險費率)×保險費率
到岸價(CIF)×運輸保險費
費率=運輸保險費
從屬費用
銀行財務費 離岸價(FOB)×銀行財務費率
外貿手續費 到岸價(CIF)×外貿手續費率 運輸保險費、外貿手續費、關稅
都是以到岸價(CIF)為計算基
數 關稅 到岸價(CIF)×進口關稅稅率
消費稅
(價內稅)
應納消費稅稅額=(到岸價格(CIF)+
關稅)/(1-消費稅稅額)×消費稅稅額
(CIF+關稅+消費稅)=組成計
稅價格。消費稅、增值稅、車輛
購置稅都是以組成計稅價格為
計算基數
進口環節
增值稅 (CIF+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稅率
進口車輛 (CIF+關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率
⑦包裝費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
廢品損失費+外購配套件費)×包裝費率 (①~⑥)×包裝費率
⑧利潤 (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
廢品損失費+包裝費)×利潤率
(①~⑤+⑦)×利潤率;
外購配套件費不計算利潤
⑨稅金 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增值稅率 主要指增值稅
銷售額=(①~⑧)
⑩非標準設備設計
費 按國家規定的設計費收費標準計算
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1+廢品損失
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利潤率)+銷項稅額+非標準
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
【例題】某國內設備制造廠生產某臺非標準設備的生產制造成本及包裝費用 20 萬元,外購配套件費
為 3 萬元,利潤率為 10%,增值稅率為 13%,則生產該臺設備的利潤為(??)萬元。
A.2.00
B.2.26
C.2.30
D.2.60
【答案】A
【解析】利潤=生產制造成本及包裝費用×利潤率=20×10%=2(萬元)
3.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和計算
構成 計算公式 備注
到岸價
離岸價 離岸價分為原幣貨價和人民幣貨價 到岸價(CIF)=離岸價(FOB)
+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
國際運費 離岸價(FOB)×運費率或運量×單位運
價
運輸保險費 運輸保險費=(離岸價(FOB)+國際運
費)/(1-保險費率)×保險費率
到岸價(CIF)×運輸保險費
費率=運輸保險費
從屬費用
銀行財務費 離岸價(FOB)×銀行財務費率
外貿手續費 到岸價(CIF)×外貿手續費率 運輸保險費、外貿手續費、關稅
都是以到岸價(CIF)為計算基
數 關稅 到岸價(CIF)×進口關稅稅率
消費稅
(價內稅)
應納消費稅稅額=(到岸價格(CIF)+
關稅)/(1-消費稅稅額)×消費稅稅額
(CIF+關稅+消費稅)=組成計
稅價格。消費稅、增值稅、車輛
購置稅都是以組成計稅價格為
計算基數
進口環節
增值稅 (CIF+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稅率
進口車輛 (CIF+關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率
購置稅
【例題】某應納消費稅的進口設備到岸價為 1800 萬元,關稅稅率為 20%,消費稅稅率為 10%。增
值稅稅率為 16%,則該臺設備進口環節增值稅額為(??)萬元。
A.316.80
B.345.60
C.380.16
D.384.00
【答案】D
【解析】關稅=到岸價(CIF)×人民幣外匯匯率×進口關稅稅率=1800×20%=360(萬元),
消費稅=(到岸價×人民幣外匯匯率+關稅)/(1-消費稅稅率)=[(1800+360)/(1-10%)]×10%=240
(萬元),
進口環節增值稅=(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稅率=(1800+360+240)×16%=384(萬元)。
4.增值稅的計算
(1)一般計稅方法
增值稅=稅前造價×9%,各項費用不包含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
(2)簡易計稅法
增值稅=稅前造價×3%,各項費用以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含稅價格計算。
5.計稅平衡點的選擇
【例題】假設某項目一般納稅人含稅的合同總額為 10000 萬元,預判的可抵扣進項稅額為 X,工程
分包的合同金額為 2000 萬元,在不考慮各項附加稅的條件下,則此項業務的無差別平衡點可抵扣進
項稅額為:
10000×9%/(1+9%)-X=(10000-2000)×3%/(1+3%)
X=593(萬元)
意味著當預判的可抵扣進項稅額高于 593 萬元時,此承包項目應選擇一般計稅方法,反之,應選擇
簡易計稅方法。
6.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1)項目建設管理費=工程費用×項目建設管理費率
(2)場地準備和臨時設施費=工程費用×費率+拆除清理費
(3)生產準備費=設計定員×生產準備費指標(元/人)
7.基本預備費的計算
基本預備費=(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基本預備費率
【例題】某建設項目投資估算中的建安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分別為 30000
萬元、20000 萬元、10000 萬元。若基本預備費費率為 5%,則該項目的基本預備費為(??)萬元。
購置稅
【例題】某應納消費稅的進口設備到岸價為 1800 萬元,關稅稅率為 20%,消費稅稅率為 10%。增
值稅稅率為 16%,則該臺設備進口環節增值稅額為(??)萬元。
A.316.80
B.345.60
C.380.16
D.384.00
【答案】D
【解析】關稅=到岸價(CIF)×人民幣外匯匯率×進口關稅稅率=1800×20%=360(萬元),
消費稅=(到岸價×人民幣外匯匯率+關稅)/(1-消費稅稅率)=[(1800+360)/(1-10%)]×10%=240
(萬元),
進口環節增值稅=(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稅率=(1800+360+240)×16%=384(萬元)。
4.增值稅的計算
(1)一般計稅方法
增值稅=稅前造價×9%,各項費用不包含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
(2)簡易計稅法
增值稅=稅前造價×3%,各項費用以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含稅價格計算。
5.計稅平衡點的選擇
【例題】假設某項目一般納稅人含稅的合同總額為 10000 萬元,預判的可抵扣進項稅額為 X,工程
分包的合同金額為 2000 萬元,在不考慮各項附加稅的條件下,則此項業務的無差別平衡點可抵扣進
項稅額為:
10000×9%/(1+9%)-X=(10000-2000)×3%/(1+3%)
X=593(萬元)
意味著當預判的可抵扣進項稅額高于 593 萬元時,此承包項目應選擇一般計稅方法,反之,應選擇
簡易計稅方法。
6.工程建設其他費用
(1)項目建設管理費=工程費用×項目建設管理費率
(2)場地準備和臨時設施費=工程費用×費率+拆除清理費
(3)生產準備費=設計定員×生產準備費指標(元/人)
7.基本預備費的計算
基本預備費=(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基本預備費率
【例題】某建設項目投資估算中的建安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分別為 30000
萬元、20000 萬元、10000 萬元。若基本預備費費率為 5%,則該項目的基本預備費為(??)萬元。
A.1500
B.2000
C.2500
D.3000
【答案】D
【解析】基本預備費=(30000+20000+10000)×5%=3000 萬元
8.價差預備費的計算
式中,PF——價差預備費;
n——建設期年份數;
It——建設期中第 t 年的靜態投資計劃額,包括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及基本預備費;
f——年漲價率;
m——建設前期年限(從編制估算到開工建設,單位:年)
【例題】某建設項目工程費用為 8000 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為 1500 萬元,基本預備費為 500 萬元,
建設前期年限為 0.5 年,建設期為 2 年,各年完成投資的 50%。若年均投資價格上漲率為 4%,則該
項目建設期價差預備費為(??)萬元。
A.404.0
B.577.6
C.608.0
D.818.1
【答案】C
【解析】靜態投資額=8000+1500+500=10000 萬元;
第一年價差預備費為:10000/2×[(1+4%)0.5+0.5+1-1-1]=200 萬元;
第二年價差預備費為:10000/2×[(1+4%)0.5+0.5+2-1-1]=408 萬元;
建設期的價差預備費為:200+408=608 萬元。
9.建設期利息的計算
根據建設期資金用款計劃,在總貸款分年均衡發放前提下,可按當年借款在年中支用考慮,即當年借
款按半年計息,上年借款按全年計息。
式中,qj——建設期第 j 年應計利息;
Pj-1——建設期第(j-1)年末累計貸款本金與利息之和;
Aj——建設期第 j 年貸款金額;
i——年利率。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