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備考戰役已經打響,很多小伙伴已經在前進的路上了。有一點你還是要知道,出題都是以教材為核心的,考試就是一個多做題、多做題、多做題的過程。233網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一級造價師考試《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預習題,希望大家都順利通過考試。
2021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資料,點擊【下載233網校APP-我的資料包】,或添加學霸君微信號(ks233wx12)在線領取。【一級造價工程師章節題、全真卷】
2021年一級造價師考試《造價管理》預習題11-20
11、根據《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管理辦法》,甲級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資質標準之一是:專職專業人員和取得一級造價工程師注冊證書的專業人員分別不少于( )人。
A.12和4
B.12和8
C.20和10
D.12和6
12、某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承接業務不備案的,逾期不整改可處以的處罰是( )。
A.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處罰
B.1萬元以下的處罰
C.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處罰
D.3萬元以上的處罰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造價咨詢管理。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承接業務不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者有關專業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參見教材P15。
13、造價工程師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建設工程造價,下列選項中,屬于技術措施的是( )。
A.嚴格審查監督初步設計
B.嚴格審查各項費用支出
C.明確項目組織結構
D.明確職能分工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造價管理的基本原則。從組織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者及其任務,明確管理職能分工;從技術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視設計多方案選擇,嚴格審查監督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性;從經濟上采取措施,包括動態地比較造價的計劃值和實際值,嚴格審查各項費用支出,采取對節約投資的有力獎勵措施。選項B屬于經濟措施;選項CD屬于組織措施。參見教材P6。
14、下列關于格式條款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自己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B.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該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
C.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D.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應當采取格式條款
15、根據《合同法》,債務人轉讓合同債務應當( )。
A.通知債權人
B.與債權人協商
C.經過債權人的同意
D.重新簽訂合同
16、根據《合同法》,下列情形中屬于合同成立的情形是( )。
A.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
B.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信件、數據電文發出時
C.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不接受的
D.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不接受的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合同的成立。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參見教材P48。
17、根據《合同法》,在執行政府定價的合同履行中,需要按新價格執行的情形是( )。
A.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
B.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下降時
C.逾期提取標的物的,遇價格下降時
D.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
18、招標人于2016年4月1日發布招標公告(要約邀請),2016年4月20日發布資格預審公告,2016年5月10日發售招標文件,投標人于投標截止日2016年6月10日及時遞交了投標文件,2016年7月20日招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則要約生效的時間是( )。
A.2016年4月1日
B.2016年5月10日
C.2016年6月10日
D.2016年7月20日
19、《合同法》規定,要約撤銷的條件是,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 )到達受要約人。
A.要約到達對方之前
B.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后
C.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前
D.承諾到達對方之前
20、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 )等干預措施,并應當報國務院備案。
A.購銷差價
B.批零差價
C.限定差價率
D.地區差價
參考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價格總水平調控。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采取上述規定的干預措施,應當報國務院備案。參見教材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