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
【解析】:根據金融工具屬性劃分,股票、債券、商業票據屬于基礎性金融市場, 期權、期貨屬于金融衍生品市場。
2、【答案】A
【解析】:在期望值不同的情況下,標準差不能說明風險大小,標準離差率越大,風險越大。V甲=10%/5%=2;V乙=19%/10%=1.9。
3、【答案】B
【解析】: 市場均衡時,預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RF+β×(RM-RF)。則14.25%=3%+β(12%-3%),β=1.25
4.【答案】B
【解析】:復利終值系數與復利現值系數互為倒數;年金終值系數與償債基金系數互為倒數;年金現值系數與資本回收系數互為倒數。
5. 【答案】C
【解析】:實際利率=(1+8%/2)2-1=8.16%
6.【答案】A
【解析】:國債收益率=時間價值+通貨膨脹補償率
國債是無風險債券,確定國債收益率時不需要考慮各種風險報酬率。
7.【答案】B
【解析】:EBIT=(營業收入-經營成本-折舊-稅金及附加)=(600-250-100-60)=190萬元
8. 【答案】D
【解析】:本題考察非整數年限的折現價值計算。2007年7月1日,距債券到期還有半年時間,到期日價值為1080元,則現值=1080/(1+10%)1/2=1029.75(元)
9.【答案】B
【解析】:從現金流量構成內容分析為完整工業投資項目,如果不考慮維持運營投資,回收額為零,則運營期稅后現金流量又稱經營凈現金流量。
10. 【答案】B
【解析】:本小題考察內插法和內部收益率的計算.
IRR=16%+[8522/(8522+458)]×(18%-16%)=17.9%
11.【答案】A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對信用成本的認識。信用成本前收益只扣除變動成本;信用成本后收益則是在信用成本前收益的基礎上再扣除機會成本、壞賬損失和收賬費用。
12.【答案】D
【解析】:運用成本分析模式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時,只考慮機會成本和短缺成本,不考慮管理成本和轉換成本;運用存貨模式確定現金只考慮固定轉換成本和機會成本,不考慮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共同成本因素只有機會成本。
13.【答案】B
【解析】: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的理論依據是MM股利無關論,公司派發股利多少都不會對股東財富帶來實質性影響。
14.【答案】C
【解析】:如果臨時性流動負債=臨時性流動資產,為平穩型資金組合策略;
如果臨時性流動負債>臨時性流動資產,為積極型資金組合策略
如果臨時性流動負債<臨時性流動資產,為保守型資金組合策略
15.【答案】:B
【解析】: 已獲利息倍數=EBIT/I=10,則EBIT=10
DFL=EBIT/(EBIT-I)=10I/9I=1.11
16.【答案】C
【解析】:供應商調價可能影響材料價格差異,不會導致材料數量變化。
17.【答案】B
【解析】:股票回購使股票數量減少,股價上漲帶按理的資本利得可替代現金紅利流入,結果與現金股利相似,但股東有自由選擇權。
18.【答案】D
【解析】: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19.【答案】 C
【解析】:根據條件分析,收現期40天,則2006年8月收到6月銷售額的1/3和7月銷售額的2/3,即150×1/3+120×2/3=130(萬元)
20.【答案】D
21.【答案】C
【解析】:AB選項不會導致速動比率降低,D則使速動比率提高;C既不影響流動比率也不影響速動比率。
22. 【答案】B
【解析】:1000×12%(1-33%)/[1050(1-3%)]=7.9%
23. 【答案】C
【解析】:確定保險儲備量時應考慮缺貨成本、儲存成本、日消耗量和定貨期提前等因素。
24.【答案】 A
25.【答案】B
【解析】: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對公司而言有能力支付,收益年景好的時候不會有太重的壓力;對股東而言,可以事先安排股利的支出,尤其對股利有依賴的股東有較強的吸引力。
二、多項選擇題
26.【答案】BC
【解析】:股東、經營者作為財務資源的提供者置身于企業外部,他們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獲利。所以,最重要的財務關系是企業與股東、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
27.【答案】AB
【解析】:資產組合收益是各項資產收益的加權平均,但組合風險受相關系數、單性資產風險水平和投資比例的影響,ρ越小,分散風險效果越佳,如果ρ=-1,完全負相關組合可以最大限度抵消風險,所以AB正確。但系統風險又稱不可分散風險,組合投資對消除系統風險沒有幫助。另外,資產組合樹木過度增加,對分散風險沒有太大幫助,只能增加管理成本。
28.【答案】BC
【解析】:本題考察考生對遞延年金與先付年金現值的計算,由于企業從第5~10年每年初取款5000元,意味著從第4~9年末連續取款6次,遞延期=5-2=3,所以,【答案】BC正確。
29.【答案】AD
【解析】:“凈利潤/凈資產”,主要說明投資中心所有者權益的利用程度;
“息稅前利潤/總資產”則考察由投資中心使用的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
30. 【答案】BCD
【解析】:增值稅是應交稅金及附加的構成內容,但不包括在營業稅金及附加中。
31.【答案】AB
【解析】:CD是應收帳款轉讓籌資方式的缺點。
32.【答案】ABC
【解析】:為實現存貨管理目的,采用的存貨控制方法有:ABC分析法、經濟批量和及時生產的存貨系統等,其中,存貨儲存天數管理2007年教材和大綱中已刪除。
33.【答案】ACD
【解析】:股票股利有利于降低市價,吸引更多人投資,使股權更加分散,能有效防止公司被敵意收購;而股票分割增加了股票的流通性和股東數量,也增大了并購難度;股票回購則減少了發行在外的股數,股價提高,使收購方獲得控股比例的股票難度很大。
34.【答案】BC
【解析】:已獲利息倍數具有雙重作用,能同時反映長期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
35.【答案】ABCD
三、判斷題
1. 【答案】對
【解析】:企業價值最大化并非單純強調股東財富,而是在各方作出利益權衡的前提下,追求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2.【答案】對
【解析】:風險回避者要求的期望收益與所承擔的風險大小有關,還取決于其風險回避的愿望;風險追求者在預期收益系統的情況下,會選擇風險大,期望風險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效用。
3. 【答案】錯
【解析】:10=0.25(1+g)/(16%-g),解得g=7.59%
4. 【答案】錯
【解析】:因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稅前利潤中不包括處置凈損失,因其不僅影響項目本身,還影響企業整體的所得稅水平,形成“抵稅效應”,故應單獨計算,如果建設期=0,處置固定資產發生的凈損失抵稅計入經營期第一年現金流量;如果建設期>0,處置固定資產發生的凈損失抵稅列入建設期末。
5.【答案】錯
【解析】:調整后NPV=85(1+12%)=95.2萬元
因為,計算機系統將現金流量的時間確認為1~N年,而現金流量的實際發生時間為0~(N-1)年,所以,計算機推遲1年確認現金量,用插入函數法確定的NPV比實際水平低,調整后NPV=插入函數法下NPV×(1+i)。
6.【答案】錯
【解析】:如果知識訂貨期提前,其進貨批量、間隔周期、定貨次數與基本模型相同,不存在適當減少進貨批量的問題。
7.【答案】錯
【解析】:大多數原因導致的材料用量差異由生產部門負責,但如果因材料質量、規格等存在問題而導致的用量差異應由采購部門負責。
8.【答案】對
9.【答案】錯
【解析】:本題目描述的是過度交易。
10.【答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