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風險與收益的基本原理 來源:考試大加入收藏
一、資產的收益與收益率
1、資產的收益,是指資產的價值在一定時期的增值。一般情況下,有兩種表述資產收益的方式:
(1)以絕對數表示的資產價值的增值量,稱為資產的收益額;資產的收益額通常來源于兩個部分:
一定期限內資產的現金凈收入―――利息、紅利或股息收益
期末資產的價值(或市場價格)相對于期初價值 (或市場價格)的升值―――資本利得
(2)以相對數表示的資產價值的增值率,稱為資產的收益率或報酬率。包括利(股)息的收益率和資本利得的收益率
一般情況下,如果不作特殊說明的話,資產的收益均指資產的年收益率。
因為:①收益率便于不同規模下資產收益的比較和分析
②收益率是相對特定期限的,大小要受計算期限的影響,但計算期限不一定是一年,對于計算期間短于或長于一年的資產,在計算收益率時一般要將不同期限的收益率轉化為年收益率
單期資產收益率=資產的收益額÷期初資產的價值(價格)
=(利息或股息收益+資本利得)÷期初資產的價值(價格)
=利息或股息收益率+資本利得收益率
例2-1:某股票一年前的價格為10元,一年中的稅后股息為0.25,現在的市價為12元,在不考慮交易費用的情況下,一年內該股票的收益率是多少?
一年中的收益額=0.25+(12-10)=2.25元http://ks.examda.com
股票的收益率=2.25÷10=22.5%
股利收益率是25%,利得收益率為20%。
2、資產收益率的類型
(1)實際收益率――已經實現的或者確定可以實現的資產收益率
(2)名義收益率――在資產合約上標明的收益率,如借款協議上的借款利率
(3)預期收益率――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確定條件下,預測的某資產可能實現的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的估算方法
①描述影響收益率的各種可能情況,預測各種情況下發生的概率以及在各種可能情況下收益率的大小,這樣:預期收益率E(R)=
――――表示情況i可能出現的概率;
――――表示情況i對應的收益率
(4)必要收益率――最低必要報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資者對某資產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5)無風險收益率――是指可以確定可知的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大小由純利率和通貨膨脹補貼組成,通常用短期國庫券的利率近似的代替無風險收益率。
(6)風險收益率――某資產持有者因承擔該資產的風險而要求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額外收益,等于必要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之差。取決于兩個因素:風險的大小以及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
二、資產的風險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風險就是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中, 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資產的風險,是指資產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其大小可用資產收益率的離散程度來衡量。資產收益率的離散程度,是指資產收益率的各種可能結果與預期收益率的偏差。
(一)風險的衡量
衡量風險的指標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率等。
1.收益率的方差( )
收益率的方差用來表示資產收益率的各種可能值與其期望值之間的偏離程度。
計算公式為: 式中, E(R)表示預期收益率,可用公式
來計算,
Pi是第i種可能情況發生的概率;
R i是第i種可能情況下資產的收益率。加入收藏
2.收益率的標準差( )
標準差也是反映資產收益率的各種可能值與其期望值之間的偏離程度的指標,等于方差的開方。其計算公式為:
標準差和方差都是用絕對指標來衡量資產的風險大小,在預期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標準差或方差越大,則風險越大;標準差或方差越小,則風險也越小。標準差或方差指標衡量的是風險的絕對大小,因而不適用于比較具有不同預期收益率的資產的風險。
3.收益率的標準離差率 (V)
標準離差率,是資產收益率的標準差與期望值之比,來源:考試大
標準離差率 標準離差率是一個相對指標,它表示某資產每單位預期收益中所包含的風險的大小。
一般情況下,標準離差率越大,資產的相對風險越大;相反,標準離差率越小,資產的相對風險越小。標準離差率指標可以用來比較預期收益率不同的資產之間的風險大小。
03年單選.已知甲方案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值為15%,乙方案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值為12%,兩個方案都存在投資風險。比較甲、乙兩方案風險大小應采用的指標是( )。
A.方差 B.凈現值 C.標準離差 D.標準離差率
答案:D
注意:上述三個表述資產風險的指標: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率 ,都是利用未來收益率發生的概率以及未來收益率的可能值來計算的。
當不知道或者很難估計未來收益率發生的概率以及未來收益率的可能值時,可以利用收益率的歷史數據去近似地估算預期收益率及其標準差。其中,
預期收益率可利用歷史數據的算術平均值法等方法計算,
標準差則可以利用下列統計學中的公式進行估算:
式中,Ri表示樣本數據中各期的收益率的歷史數據;
R是各歷史數據的算術平均;
n表示樣本中歷史數據的個數。
(二)風險控制對策
(一)規避風險
當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項目可能獲得收益予以抵消時,應當放棄該項目,以規避風險。例如,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務往來;放棄可能明顯導致虧損的投資項目。
(二)減少風險
減少風險主要有兩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二是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和降低風險損害程度。減少風險的常用方法有:進行準確的預測;對決策進行多方案優選和相機替代;及時與政府部門溝通獲取政策信息;在發展新產品前,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采用多領域、多地域、多項目、多品種的投資以分散風險。考試大(www.Examda。com)
(三)轉移風險
對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損失的項目,企業應以一定代價,采取某種方式轉移風險。如向保險公司投保;采取合資、聯營、聯合開發等措施實現風險共擔;通過技術轉讓、租賃經營和業務外包等實現風險轉移。
(四)接受風險
接受風險包括風險自擔和風險自保兩種。風險自擔是指風險損失發生時,直接將損失攤入成本或費用,或沖減利潤;風險自保是指企業預留一筆風險金或隨著生產經營的進行,有計劃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
05年多選. 下列項目中,屬于轉移風險對策的有( )。
A. 進行準確的預測 B. 向保險公司投保
C. 租賃經營 D. 業務外包
答案:BCD
解析:轉移風險的對策包括:向專業性保險公司投保;采取合資、聯營、增發新股、發行債券、聯合開發等措施實現風險共擔;通過技術轉讓、特許經營、戰略聯盟、租賃經營和業務外包等實現風險轉移。進行準確的預測是減少風險的方法。
06年多選.在下列各項中,屬于財務管理風險對策的有( )。
A.規避風險 B.減少風險 C.轉移風險 D.接受風險
答案:ABCD
05年判斷.
對可能給企業帶來災難性損失的項目,企業應主動采取合資、聯營和聯合開發等措施,以規避風險。
答案:×
解析:規避風險的例子包括: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務往來;放棄可能明顯導致虧損的投資項目;新產品在試制階段發現諸多問題而果斷停止試制。合資、聯營和聯合開發等屬于轉移風險的措施。
三、風險偏好
根據人們對風險的偏好將其分為風險回避者、風險追求者和風險中立者。www.Examda.CoM
1.風險回避者
風險回避者選擇資產的態度是: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偏好于具有低風險的資產;而對于具有同樣風險的資產,則鐘情于具有高預期收益率的資產。
2.風險追求者
與風險回避者恰恰相反,風險追求者通常主動追求風險,喜歡收益的動蕩勝于喜歡收益的穩定。他們選擇資產的原則是:當預期收益相同時,選擇風險大的,因為這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效用。
3.風險中立者
風險中立者通常既不回避風險,也不主動追求風險。他們選擇資產的惟一標準是預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風險狀況如何。
例題:根據人們對風險的偏好將其分為風險回避者、風險追求者和風險中立者。風險中立者選擇資產的態度是:當預期收益率相同時,偏好于具有低風險的資產;而對于具有同樣風險的資產,則鐘情于具有高預期收益率的資產。(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