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現金的管理
一、現金的持有動機與成本
1、持有動機
交易動機,即為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而持有現金。一般來說,企業為滿足交易動機所持有的現金余額主要取決于企業的銷售水平,企業銷售擴大,銷售額增加,所需現金余額也隨之增加。
預防動機,即為應付緊急情況而持有現金。
企業為應付緊急情況所持有現金余額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企業愿意承擔風險的程度;企業臨時舉債能力的強弱;企業對現金流量預測的可靠程度。
投機動機,即為把握市場投資機會,獲得較大收益而持有現金。持有量的大小往往與企業在金融市場的投資機會及企業對待風險的態度有關。
2、現金成本
持有成本――現金管理費用―――決策無關成本
喪失再投資收益(機會成本)――與現金持有量成正比
轉換成本――固定性轉換成本與證券變現次數成正比例,與現金持有量成反比例
短缺成本――短缺成本與現金持有量成反方向變動關系。
【2007年判斷】企業之所以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主要是出于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
答案:√
二、最佳現金持有量的計算
1、成本分析模式只考慮因持有一定量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慮轉換
成本和管理費用。
最佳現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與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時的現金持有量。
2、存貨模式――只考慮現金的機會成本與固定轉換成本,而不予考慮管理費用和短缺成本
最佳現金持有量,是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與固定轉換成本相等時的現金持有量。
T:一個周期內現金總需求量;
F:每次轉換有價證券的固定成本
K: 有價證券利息率
Q:最佳現金持有量
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持有機會成本+固定性轉換成本
=Q/2*K+T/Q*F
當機會成本和固定轉換成本相等時,現金管理的相關總成本最小,從而得到
交易間隔期=360/有價證券交易次數
【2007年多選】運用成本分析模式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時,持有現金的相關成本包括( )。
A.機會成本 B.轉換成本 C.短缺成本 D.管理成本
答案:AC
解析:運用成本分析模式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時,只考慮因持有一定量的現金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及短缺成本,而不予考慮管理費用和轉換成本。
【2008年計算題】已知:某公司現金收支平穩,預計全年(按360天計算)現金需要量為360 000元,現金與有價證券的轉換成本為每次300元,有價證券年均報酬率為6%。
要求:
(1)運用存貨模式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
(2)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最低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全年現金轉換成本和全年現金持有機會成本。
(3)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價證券交易次數和有價證券交易間隔期。
三、現金日常管理(回收、支出管理)
(一)現金回收管理
現金回收管理的目的是盡快收回現金,加速現金的周轉。主要方法有郵政信箱法和銀行業務集中法等。
1、 郵政儲箱法
企業可以在各主要城市租用專門的郵政信箱,并開立分行存款戶,授權當地銀行每日開啟信箱,在取得客戶票據后立即予以結算,并通過電匯再將貨款撥給企業所在地銀行。該方法縮短了支票郵寄及在企業的停留時間,但成本較高。
2、 銀行業務集中法
建立多個收款中心來加速現金流轉的方法。在該種方法下,縮短了現金從客戶到企業的中間周轉時間,降低了持有成本,但由于建立多個收款中心,從而增加了相應的費用支出。
在做出是否用銀行業務集中法的決策時,需要計算分散收賬收益凈額
分散收賬收益凈額
=(分散收賬前應收賬款投資額-分散收賬后應收賬款投資額)×企業綜合資金成本率-因增設收賬中心每年增加費用額。
【例題】某企業若采用銀行集中法,增設收款中心,可使企業應收賬款平均余額由現在的200萬元減至100萬元。企業年綜合資金成本率為12%,因增設收款中心,每年將增加相關費用8萬元,則該企業分散收款收益凈額為4萬元。
【答案】√
【解析】該企業分散收款收益凈額=(200-100)×12%-8=4(萬元)。
【2008年判斷題】與銀行業務集中法相比較,郵政信箱法不僅可以加快現金回收,而且還可以降低收賬成本。( )
答案:×
(二)現金支出管理
現金支出管理的關鍵是盡可能延緩現金的支出時間。延期支付賬款的方法主要有:
(1)合理利用"浮游量";"浮游量"是企業賬戶上現金余額與銀行賬戶上所示的存款余額之間的差額。
(2)推遲支付應付款;
(3)采用匯票付款;
相關信息: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輔導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疑難問題解答
2012年會計職稱考試已經進入到備考階段,請考生朋友們跟著網校輔導課程(2012會計職稱VIP退費班震撼上線,送(考試教材+教輔))的進度,盡早投入到復習狀態中!如果您在備考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歡迎您登錄網校答疑板或論壇,隨時與輔導專家、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