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長期借款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長期借款應采用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
B.資產負債日,企業按照長期借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記入“在建工程”、“財務費用”、“制造費用”等科目
C.長期借款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D.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相等時,不存在利息調整項目
答案:ABD
解析:選項C錯誤,資產負債表日即期末長期借款應采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
2.2011年1月1日,長江公司發行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債券60萬份。該批債券面值總額6000萬元,每年年末支付利息,票面年利率為6%,發行債券時確認的實際年利率為5%。已知:(P/F,5%,5)=0.7835,(P/A,5%,5)=4.3295。假定不考慮發行費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2011年1月1日該債券的實際發行價格為6259.62萬元
B.2011年1月1日該債券的實際發行價格為6000萬元
C.2011年1月1日應確認“應付債券——利息調整”貸方發生額259.62萬元
D.2011年12月31日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為6212.60萬元
答案:ACD
解析:2011年1月1日債劵的實際發行價格=6000×0.7835+6000×6%×4.3295=6259.62(萬元)。應確認“應付債券——利息調整”貸方發生額=6259.62-6000=259.62(萬元)。2011年12月31日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支出-本期支付的利息=6259.62×(1+5%)-6000×6%=6212.60(萬元)。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6259.62
貸:應付債券——面值6000
——利息調整259.62
3.關于可轉換公司債券,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
A.可轉換公司債券中不僅包含負債成份還包含權益成份
B.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發生的發行費用應在權益成份和負債成份之間進行分攤
C.發行可轉公司債券時,發生的發行費用全部由負債成份承擔,記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D.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應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核算
答案:CD
解析:選項C錯誤,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發生的發行費用應在權益成份和負債成份之間進行分攤,負債部分承擔的發行費用記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選項D錯誤,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應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核算。
4.2011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發行100萬份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總額1億元,款項已收存銀行,該債券票面年利率為6%。甲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9%,已知(P/F,9%,5)=0.6499,(P/A,9%,5)=3.8897。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2011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為8832.82萬元
B.2011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為1167.18萬元
C.2011年度應確認財務費用794.95萬元
D.2011年度“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攤銷額為194.95萬元
答案:ABCD
解析:2011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10000×0.6499+10000×6%×3.8897=8832.82(萬元);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10000-8832.82=1167.18(萬元);2011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財務費用=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8832.82×9%=794.95(萬元),利息調整攤銷額=794.95-10000×6%=194.95(萬元)。
5.下列關于融資租賃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基礎
B.承租人融資租賃過程中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應計入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
C.或有租金應作為最低租賃付款額的構成部分計入長期應付款
D.承租人發生的履約成本通常計入當期損益
答案:ABD
解析:選項C錯誤,最低租賃付款額是指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應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款項(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約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或有租金應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6.對于具有融資性質的延期付款購買資產,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A.如果延期支付的購買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所購資產的成本應當以延期支付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
B.實際購買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
C.資產負債表日,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額,符合資產化條件的,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D.資產負債表日,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額,應全部費用化計入財務費用
答案:ABC
解析:選項D錯誤,資產負債表日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額,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不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應費用化計入財務費用。
7.下列關于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時點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資產支出已經發生是滿足開始資本化的其中一個條件
B.借款費用已經發生是滿足開始資本化的其中一個條件
C.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是滿足開始資本化的其中一個條件
D.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應同時滿足以上三個條件
答案:ABCD
解析: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需要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①資產支出已經發生;②借款費用已經發生;③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本題四個選項均正確。
8.下列關于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作為專門借款應予以資本化的利息金額,專門借款閑置資金的利息收入沖減當期財務費用
B.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業應當根據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C.對于企業發生的專門借款輔助費用,在所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前發生的,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予以資本化
D.資本化期間,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匯兌差額應當予以資本化
答案:BCD
解析:選項A錯誤,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資本化期間內應當以專門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減去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作為專門借款應予以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9.關于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
A.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因勞務糾紛發生的中斷連續超過3個月的,借款費用應暫停資本化
B.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因質量糾紛發生的中斷超過3個月的,借款費用應暫停資本化
C.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因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發生的中斷連續超過3個月的,借款費用應暫停資本化
D.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因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發生的中斷連續超過3個月的,借款費用不應暫停資本化
答案:BC
解析:選項B錯誤,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因為質量糾紛發生的中斷必須連續超過3個月的,借款費用才應暫停資本化;選項C錯誤,由于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發生的中斷,屬于正常中斷,不管時間長短,都不應暫停資本化。
10.關于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有()。
A.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實體建造或者生產活動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實質上已經完成時,借款費用應停止資本化
B.繼續發生在所購建或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上的支出金額很少或者幾乎不再發生時,借款費用應停止資本化
C.如果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各部分分別完工,與完工部分相關的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
D.資產辦理竣工決算的日期為停止資本化的日期
答案:CD
解析:選項C錯誤,如果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各部分分別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繼續建造或者生產過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對外銷售,且為使該部分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實質上已經完成的,應當停止與該部分資產相關的借款費用的資本化;選項D錯誤,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的日期,通常為停止資本化的日期,而資產辦理竣工決算的日期不是借款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日期。
233網校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