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
1.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2011年度發(fā)生的有關業(yè)務如下:
(1)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以舊換新業(yè)務合同,2011年1月20日按照合同約定向乙公司銷售A產品100臺,單價為2萬元,單位銷售成本為1.6萬元,甲公司已經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同時收回100臺同類舊商品入庫作為原材料,每臺回收價為0.5萬元(假定不考慮回收舊產品的增值稅),相關款項已收回。
針對該項業(yè)務,甲公司2011年1月20日確認了主營業(yè)務收入150萬元,結轉成本160萬元。
(2)2011年2月1日與丙公司簽訂合同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設備一臺。合同約定設備售價為200萬元,該設備的成本為150萬元。并于2月1日收取款項234萬元。2011年3月10日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向丙公司發(fā)貨并開出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針對該項業(yè)務,甲公司于2011年2月1日確認了200萬元的銷售收入,并結轉了相應成本。
(3)2011年6月1日,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銷售合同,以500萬元價格向丁公司銷售一批B產品;同時簽訂補充合同,約定2011年7月31日以510萬元的價格將該批B產品購回。B產品并未發(fā)出,款項已于當日收存銀行。該批B產品的成本為460萬元。
7月31日,甲公司又從丁公司購回該批B產品,同時支付有關款項。
針對該項業(yè)務,甲公司6月1日確認了主營業(yè)務收入500萬元,主營業(yè)務成本460萬元;7月31日確認財務費用10萬元。
(4)甲公司為推銷C產品,承諾購買該新產品的客戶均有6個月的試用期,如客戶試用不滿意,可無條件退貨,2011年10月1日,C產品均已交付買方,售價為200萬元,實際成本為180萬元。2011年12月31日,貨款200萬元尚未收到,納稅義務已經發(fā)生。
針對該項業(yè)務,甲公司確認了主營業(yè)務收入200萬元,主營業(yè)務成本180萬元。
(5)2011年12月1日,甲公司向戊公司銷售一臺大型機械設備,協(xié)議約定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收取款項。合同約定價格為5000萬元,成本為4000萬元;并約定2011年12月31日收取第一筆款項1000萬元,同時收取增值稅稅額850萬元;剩余的4000萬元分四期于2012年至2015年每年年末等額收取。甲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發(fā)出商品,并于當日收到第一筆款項。假設實際年利率為5%,并假設在收款期間內不變。利率為5%所對應的相關年金現值系數如下:(P/A,5%,5)=4.3295;(P/A,5%,4)=3.5460。
針對該項業(yè)務,甲公司確認了主營業(yè)務收入5000萬元,并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4000萬元。
要求:分析判斷甲公司上述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請指出正確的會計處理辦法,并寫出正確的會計分錄。
答案:①事項(1)甲公司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和回收舊商品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結轉成本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采用以舊換新方式銷售商品的,銷售的商品應當按照銷售商品確認收入,回收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所以甲公司銷售商品確認收入的金額和回購舊商品的賬務處理不正確。
正確做法:甲公司針對該項業(yè)務應確認的主營業(yè)務收入為200萬元,而不是150萬元;另外對回購的舊商品應確認原材料50萬元,該項業(yè)務涉及的會計分 錄為:
借:銀行存款234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60
貸:庫存商品160
借:原材料50
貸:銀行存款50
②事項(2)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商品的,應在發(fā)出商品時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所以甲公司2011年2月1日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做法:2011年2月1日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234
貸:預收賬款234
2011年3月10日,發(fā)出商品時:
借:預收賬款234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
同時: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50
貸:庫存商品150
③事項(3)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以售后回購方式銷售商品,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并沒有轉移,不能確認主營業(yè)務收入和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
正確做法:
6月1日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585
貸:其他應付款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
6月31日和7月31日分別應確認財務費用10÷2=5(萬元)
借:財務費用5
貸:其他應付款5
7月31日
借:其他應付款5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6.7
貸:銀行存款596.7
④事項(4)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附銷售退回條件銷售商品,無法估計退貨率的,應在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由于C產品為新產品,不能合理的估計退貨率,所以甲公司不應確認該事項的收入。只需將庫存商品轉入發(fā)出商品。
正確的做法為:
發(fā)出商品時:
借:發(fā)出商品180
貸:庫存商品180
借:應收賬款34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
⑤事項(5)甲公司確認主營業(yè)務收入金額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的會計處理正確。
理由:對于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在發(fā)出商品時應按照長期應收款的現值確認主營業(yè)務收入的金額,同時結轉主營業(yè)務成本。
正確的做法為:在2011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主營業(yè)務收入金額=1000+1000×(P/A,5%,4)=1000+3546=4546(萬元)
未確認融資收益的金額=5000-4546=454(萬元)
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850
長期應收款4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454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
未確認融資收益454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4000
貸:庫存商品4000
2.長江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銷售單價除特殊標明外,均為不含增值稅的價格。長江公司2011年12月份的相關業(yè)務如下:
(1)12月1日,向甲公司銷售A商品一批,以托收承付結算方式進行結算。該批商品的成本為4000000元,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售價為5000000元。新華公司于當日發(fā)出商品并已辦妥托收手續(xù)后,得知甲公司資金周轉發(fā)生嚴重困難,很可能難以支付貨款,相關納稅義務已經發(fā)生。
(2)12月10日,銷售一批B商品給乙公司,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售價為50000元,實際成本為40000元,長江公司已確認收入,貨款尚未收到。貨到后乙公司發(fā)現商品質量不合格,要求在價格上給予10%的折讓,12月12日長江公司同意并辦理了有關手續(xù)和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3)12月11日,與丙公司簽訂代銷協(xié)議:丙公司委托長江公司銷售其商品1000件,協(xié)議規(guī)定:長江公司應按每件5000元的價格對外銷售,丙公司按售價的10%支付長江公司手續(xù)費。長江公司當日收到商品。
(4)12月15日接受一項電梯安裝任務,安裝期2個月,合同總價款600000元,至年末已預收款項400000元,實際發(fā)生成本250000元,均為人工費用,預計還會發(fā)生成本150000元,按實際發(fā)生的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勞務的完成進度。
(5)2011年6月28日,長江公司與丁公司簽訂協(xié)議,向丁公司銷售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售價為40000元。協(xié)議規(guī)定,長江公司應在6個月后將商品購回,回購價為46000元。2011年12月28日購回上述銷售商品,價款已支付,商品并未發(fā)出。已知該商品的實際成本為45000元。(假設只考慮增值稅)
要求:根據上述業(yè)務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1)12月1日
借:發(fā)出商品4000000
貸:庫存商品4000000
借:應收賬款——甲公司8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00
(2)12月10日
借:應收賬款——乙公司585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40000
貸:庫存商品40000
12月12日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
貸:應收賬款——乙公司5850
(3)12月11日
借:受托代銷商品5000000
貸:受托代銷商品款5000000
(4)借:銀行存款400000
貸:預收賬款400000
借:勞務成本25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250000
2011年完工進度250000÷(250000+150000)×100%=62.5%
2011年應確認收入=600000×62.5%=375000(元)
2011年應確認成本=(250000+150000)×62.5%=250000(元)
借:預收賬款375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3750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50000
貸:勞務成本250000
(5)售后回購不應確認收入,但按照稅法規(guī)定要計算繳納增值稅:
借:銀行存款46800
貸:其他應付款4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00
在售后回購期間每月計提財務費用,即7月28日,8月28日,9月28日,10月28日,11月28日:
借:財務費用1000〔(46000-40000)÷6〕
貸:其他應付款1000
2011年12月28日購回時:
借:財務費用1000〔(46000-40000)÷6〕
貸:其他應付款1000
借:其他應付款4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820
貸:銀行存款53820
233網校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