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請將判斷結果,按答題卡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相應的信息點。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1、銀行匯票被拒絕承兌后,持票人即使未按照規定期限通知其前手,該持票人仍可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權。()
正確答案:√
解析:持票人未按照規定期限(3日)發出追索通知的,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承擔該損失的賠償責任,但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2、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在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證書之前,不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
正確答案:×
解析:城鎮土地使用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尚未核發土地使用證書的,應當由納稅人據實申報土地面積,待核發土地使用證書后再作調整。
3、對納稅人采取稅收保全措施,必須經稅務機關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后,由人民法院執行。()
正確答案:×
解析:經縣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稅務機關”可以采取稅收保全措施。
4、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均不得超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20%。()
正確答案:×
解析:除對采用高新技術成果國家有特殊規定者外,發起人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20%。
5、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應當經合營各方協商一致,董事會會議通過后,向原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冊資本的變更登記手續即可。()
正確答案:×
解析:應當經原審批機關審批。
6、A公司為B公司100萬元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因B公司喪失清償能力,A公司作為擔保人承擔的本息為110萬元,A公司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該支出可以在稅前扣除。()
正確答案:×
解析:本題考核點為企業所得稅可扣除項目的確認。納稅人為其他獨立納稅人提供與本身應納稅人收入無關的貸款擔保,因被擔保方不能還清貸款而由該擔保納稅人承擔的本息,不得在稅前扣除。
7、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時,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只有委托合同是有償的委托合同,才可以向委托人要求賠償損失。
正確答案:×
解析: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時,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要求賠償損失。只要具備了上述條件,無論委托合同是否有償,也無論委托人是否有過錯,受托人都享有風險損失賠償請求權。
8、消費稅的納稅人采取預收貨款結算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銷售合同規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正確答案:×
解析:消費稅的納稅人采取預收貨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發出應稅消費品的當天。
9、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與稅務機關在納稅人發生爭議時,可以暫緩繳納稅款,然后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正確答案:×
解析: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人發生爭議時,必須首先執行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如繳納稅款、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0、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投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可以設立股東會,也可以不設立股東會。()
正確答案:×
解析:本題考核點為國有獨資公司的組織機構。國有獨資公司的組織機構區別于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機構的地方就是不設股東會。
四、計算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編制的會計分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寫出一級科目,要求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紙中的指定位置答題,否則按無效答題處理。)
1、A企業2003年度主營業務利潤收入1000萬元;投資收益為8.61萬元,其中,來源于B企業的分回利潤為1.7萬元,B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來源于C企業的分回利潤為4.9萬元,C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0%;來源于D企業的分回利潤為2.01萬元,D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A企業所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0%。要求:計算A企業2003年度應納所得稅額。
正確答案:
(1)聯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一律先就地繳納所得稅。納稅人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低于聯營企業,不退還所得稅;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高于聯營企業的,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
(2)B企業所適用的稅率低于A企業所適用的稅率,應補繳所得稅;
(3)來源于聯營企業B的應納稅所得額=投資方分回的利潤額/(1-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17000/(1-15%)=20000(元)
(4)稅收扣除額=來源于聯營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聯營企業所得稅稅率=20000×15%=3000(元)(該部分已在B企業繳納所得稅)
(5)C企業適用稅率與A企業相同,不用補稅;D企業適用稅率高于A企業所適用稅率,不退還已繳所得稅額。
(6)來源于聯營企業C的應納稅所得額=49000/(1-30%)=70000(元)
(7)C企業已納所得稅額=70000×30%=21000(萬元)
(8)來源于聯營企業D的應納稅所得額=20100×(1-33%)=30000(元)
(9)D企業已納所得稅額=30000×33%=9900(萬元)
(10)A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主營業務收入+投資收益(還原稅前部分)-免于補稅的投資收益=1000+(2+7+3)-(7+3)=1002(萬元)
(11)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應補稅的境內投資收益的抵免稅額(稅收扣除額)=1002×30%-0.3=300.3(萬元)
2、某房地產公司2003年11月份發生如下經濟業務:(1)簽訂一份寫字樓銷售合同,合同規定以預收貨款方式結算。本月收到全部預收款,共計18000萬元。該寫字樓經稅務機關審核可以扣除的項目為;開發成本5000萬元,繳納的土地使用權轉讓費3000萬元;利息支出150萬元,相關稅金990萬元,其他費用800萬元,加計扣除額為1600萬元。(2)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銷售現房取得價款收入200萬元;以預收款方式銷售商品房,合同規定的價款為500萬元,當月取得預收款100萬元。(此兩項業務不考慮土地增值稅)(3)將空置商品房出租取得租金收入20萬元。已知:1)土地增值稅超率累進稅率;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稅率為40%。2)營業稅適用稅率為5%,要求:①計算銷售寫字樓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稅額。②計算該公司11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稅額。(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正確答案:
(1)
計算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金額=5000+3000+150+990+800+1600=11540(萬元)
土地增值額=18000—11540=6460(萬元)
土地增值額/扣除項目金額=6460/11540=55.98%
應納土地增值稅=11540×50%×30%+(6460—11540×50%)×40%=2007(萬元)
(2)應納營業稅=(18000+200+100+20)×5%=9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