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綜合題
1.(2010年)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于2001年發起設立,200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截至2008年底,A公司資產總額為2億元人民幣。
(一)2008年2月1日,A公司董事長黃某主持與某世界知名企業談判W合作項目。3月17日,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當晚,黃某建議其親屬陳某買入本公司股票。3月18日,在A公司召開的年度例會上,黃某宣布了公司與某世界知名企業合作的消息。3月21日,A公司就該重大事項向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并在中國證券報上予以公告。此后,A公司股票持續上漲。3月28日,黃某將其持有的A公司股票全部售出,獲得50萬元。
(二)2008年4月,A公司為籌集W合作項目所需資金,向B銀行借款3000萬元,期限為2年。雙方為此簽訂了抵押合同。抵押合同約定:A公司以其擁有的價值3000萬元的生產設備為其借款提供抵押擔保;若A公司到期不能償還借款,該生產設備歸B銀行所有。該抵押未辦理登記。
(三)2009年1月,A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出席該次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的股份占A公司股份總數的40%,另有持有10%股份的股東書面委托代理人出席了會議。該次股東大會對所議事項的決議形成會議記錄。其中部分通過事項的表決情況如下:
1.在審議公司為籌集W合作項目所需資金,董事會提出的向原股東配售5000萬元的配股方案時,持有10%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棄權;持有9%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投了反對票;持有10%股份的代理人在表決時根據授權投了贊成票;其余持有21%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均投了贊成票。
2.在審議公司2009年為購買W合作項目所需的重要生產設備,計劃投資7000萬元的事項時,持有15%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投了反對票;持有10%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棄權;持有10%股份的代理人在表決時根據授權投了反對票;其余持有15%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均投了贊成票。
3.在審議公司解聘某會計師事務所的事項時,持有5%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棄權;持有5%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投了反對票;持有10%股份的代理人在表決時根據授權投了贊成票;其余持有30%股份的股東在表決時均投了贊成票。
要求:根據《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擔保法》等有關規定,分析并指出上述(一)、(二)、(三)事項中有哪些違法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
【答案】
事項(一)不合法之處
(1)3月21日,A公司將該重大事項向中國證監會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報告并公告的做法不正確。根據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并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本題中,3月18日A公司宣布合作的消息,該合作可能會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A公司應立即報告并公告。
(2)黃某建議其親屬陳某買入本公司股票的行為不合法。根據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本題中,黃某屬于A公司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其向陳某建議買入公司股票的行為屬于內幕交易行為,是違法的。
(3)黃某將其持有的A公司股票全部售出的行為違法。根據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本題中,黃某作為A公司的董事長,將其持有的A公司股票“全部”售出的行為違法。
事項(二)不合法之處
(1)抵押合同約定將生產設備歸B銀行所有的約定不合法。根據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本題中,A公司與B銀行約定A公司到期不能償還借款,該生產設備歸B銀行所有是不合法的。
(2)A公司與B銀行的抵押未辦理登記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擔保法》的規定,以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辦理抵押登記的部門為財產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本題中,由于A公司與B銀行的抵押未辦理登記,因此不符合法律規定。
【提示】這里題目要求按照《擔保法》的規定來解答,因此該問未按照《物權法》的規定進行分析。
事項(三)不合法之處
(1)向原股東配售5000萬元的數額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上市公司向原股東配售股份的,擬配售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配售前股本總額的30%。本題中,上市公司配售前注冊資本為1億元(股本總額),其30%是3000萬元,因此向原股東配售5000萬元的數額不符合規定。
(2)持有21%股份的股東贊成即通過該決議的方式不合法。根據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決議時,應經過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本題中,親自出席會議股東和代理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共5000萬股(40%+10%),特別決議通過的比例是3333.33萬股以上,而實際表決時僅有持31%(10%+21%)股份的股東投了贊成票,10000×31%=3100萬股,低于該法定金額,因此該決議事項是不能通過的。
(3)公司2009年購買W合作項目所需的重要生產設備的決議通過不合法。根據規定,上市公司1年內購買、出售重大資產或者擔保金額超過公司資產總額30%的,應當由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并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本題中,該購買資產的總額已經超過了公司資產總值2億元的30%,因此應該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方式通過,但該事項通過的股東僅為15%(10000×15%=1500萬股),未達到出席會議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因此是不能通過的。
2.(2009年)A公司為2004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其公司章程中明確規定:公司可對外提供擔保,金額在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擔保,應當經公司董事會決議批準,甲為A公司的董事長,未持有A公司股票。
2006年12月,A公司的股價跌入低谷,甲擬購入A公司10萬股股票,因自有資金不足,甲向同為A公司董事的乙請求借款200萬元。但乙提出:只有在有擔保時,才愿意提供借款,甲請求A公司為其借款提供擔保。
2006年12月20日,A公司召開董事會,A公司共有董事9人,出席會議的有6人(包括甲和乙)。董事會會議討論了A公司未來經營計劃等問題,并討論了為甲提供擔保的問題,董事會認為甲的經濟狀況良好,信用風險不大,同意為其借款提供擔保,在董事會討論該擔保事項和對此決議時,甲和乙均予以回避,且未參與表決,其余4位董事一致投票通過了為甲向乙借款提供擔保的決議。
2006年12月25日,甲在獲得200萬元借款之后,以每股22元的價格買入A公司股票10萬股,并向公司報告,2007年1月5日,甲以每股26元的價格出售了3萬股股票,并向公司報告。
丙在2007年1月5日買入A公司股票1萬股,成為A公司的股東,丙從A公司的公告中發現了公司為甲提供擔保及甲買賣本公司股票的事情后,于2007年1月9目要求A公司董事會收回甲買賣股票的收益,董事會一直未予以理會。
2007年2月12日,丙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了兩個訴訟,在第1個訴訟中,丙請求撤銷董事會決議,理由是董事會批準公司為甲提供擔保的決議只有4位董事同意,不足全體董事過半數;在第2個訴訟中,丙要求甲將股票買賣所得收益上繳給A公司。
要求:
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甲買入A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說明理由。
(2)甲出售A公司股票的數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說明理由。
(3)丙請求撤銷董事會決議的理由是否成立?說明理由。
(4)丙要求甲將股票買賣所得收益上繳給A公司是否符合法律規定?說明理由。
(5)丙是否有資格提起第2個訴訟?說明理由。
【答案】
(1)甲買入A公司股票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上市公司董事長可以自行買入公司股票,法律未作出限制性規定。
(2)甲出售A公司股票的數量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2007年1月5日,甲以每股26元的價格出售了3萬股股票,超過了甲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不符合規定。
(3)丙請求撤銷董事會決議的理由不成立。根據規定,上市公司董事與董事會會議決議事項所涉及的企業有關聯關系的,不得對該項決議行使表決權,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決權。該董事會會議由過半數的無關聯關系董事出席即可舉行,董事會會議所作決議須經無關聯關系董事過半數通過。A公司共有董事9人,出席會議的無關聯關系董事為4人,4人全部通過,符合公司法的規定。
(4)丙要求甲將股票買賣所得收益上繳給A公司符合法律規定。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在買人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后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5)丙有資格提起第2個訴訟。根據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管、持股5%以上的股東,將其持有的公司股票買入后6個月內賣出,或者賣出6個月內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該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公司董事會不按上述規定執行的,股東有權要求董事會在30天內執行,公司董事會未在上述期限內執行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題中甲的行為符合上述短線交易的限制規定,丙于2007年1月9日要求董事會收回甲的買賣股票收益,董事會一直未予理會。到2007年2月12日已滿30天,董事會未予執行,所以丙可以以自己的名義1句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