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應付債券
企業經批準可以發行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
1.一般公司債券
應 付債券二級科目:面值、利息調整、應計利息。債券發行費用和溢折價均記入“利息調整”科目。利息調整在后續期間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期初攤余成本等于上期末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
分期付息的情況下,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利息費用-現金流出(如支付的利息、償付的本金)。
初始計量 |
后續計量 | |
資產負債表日 |
到期歸還 | |
借:銀行存款 |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 |
借:應付債券—面值 |
【提示1】分期付息的情況下,票面利率>實際利率,溢價發行;票面利率<實際利率,折價發行;票面利率=實際利率,平價發行。
【鏈接】購買方如果將取得的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應將債券的面值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提示2】一般公司債券的核算是重點,經常以客觀題或計算分析題的形式出現。
【例題1·單選題】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對外發行4年期公司債券,面值為1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分次付息,到期一次還本,實際收到發行價款965萬元。該公司對利息調整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經計算其實際利率為6%。2010年12月31日,就該項應付債券應確認的利息費用為( )萬元。(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A.57.9
B.58.37
C.50
D.8.37
【答案】B
【解析】2009年12月31日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965+(965×6%-1000×5%)=972.9(萬元);2010年12月31日,該公司應確認的利息費用=972.9×6%=58.37(萬元)。
2.可轉換公司債券【★2010年多選題】
(1)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分拆
負債成份 公允價值 |
到期還本付息 |
=(本金+各期利息之和)×復利現值系數 | ||
分期付息 |
=本會×復利現值系數+每期利息×年金現值系數 | |||
權益成份公允價值 |
=發行價-負債成份公允價值 | |||
發行費用 |
應當在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之間按照其初始確認金額的相對比例進行分攤;分攤后需要根據新的負債成份公允價值計算實際利率。 | |||
(2)會計核算 | ||||
初始計量 |
后續計量 | |||
資產負債表日 |
轉股時 | |||
借:銀行存款 |
與一般公司債券核算一致 |
借:應付債券 |
【提示】(1)企業發行附有贖回選擇權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其在贖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補償金,即債券約定贖回期屆滿日應當支付的利息減去應付債券票面利息的差額,應當在債券發行日至債券約定贖回屆滿日期間計提應付利息,計提的應付利息,分別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財務費用。
(2)轉股數的計算,題目會明確告知是按照面值、轉換時賬面價值或者面值加已計提但尚未支付的利息等轉換,注意根據題目條件靈活處理。
【鏈接】通過其他資本公積核算的交易或事項。
◆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并且轉換日公允價值大于原賬面價值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權益法核算下,投資單位確認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計入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屬于減值的)計入資本公積。
◆可供出售外幣股權投資的期末匯兌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可供出售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的期未匯兌差額,則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
◆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等待期內確認的成本費用計入資本公積。
◆可轉換公司債券權益成份公允價值計入資本公積。
【例題2·單選題】甲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發行面值為20000萬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2%,利息按年支付,債券發行1年后可轉換為該公司股票。該債券實際發行價格為19200萬元(假定不考慮發行費用),甲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5%。相關現值系數如下:
利率 |
2% |
5% |
復利現值系數(3年期) |
0.9423 |
0.8638 |
年金現值系數(3年期) |
2.8839 |
2.7232 |
則甲上市公司該項可轉換公司債券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為( )萬元。
A.0
B.799.56
C.1634.72
D.834.72
【答案】D
【解析】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20000×0.8638+20000×2%×2.7232=18365.28(萬元),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19200-18365.28=834.72(萬元)。
3.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
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其認股權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有關權益工具定義的,應當按照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價格,減去不附認股權且其他條件相同的公司債券的公允價值后的差額,確認一項權益工具(資本公積)。
認股權證持有人到期沒有行權的,企業應當在到期時將原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部分轉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相關推薦: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章節知識點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章節講義大全
考試專題: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每日一練專題應用 章節突破試題 試題專訓考試大考友交流天地,共享考試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