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2、【答案】D
【解析】企業購入不需安裝設備支付的運輸費應計入所購設備成本,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辦公費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購買土地使用權支付的耕地占用稅應計入在建工程,均為資本性支出;而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費用按新會計準則應列入發生當期的管理費用(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
3、【答案】B
【解析】2004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前“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的余額=30-30/1200×400=20(萬元),2004年末“存貨跌價準備”貸方余額(1200-400)×360/1200-(1200-400)×(0.26-0.005)=36(萬元),2004年年末對甲產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6-20=16(萬元)。
4、【答案】A
【解析】對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應以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入賬成本。
5、【答案】B
【解析】轉讓該專利權形成的凈損益=20-[48-(48/5÷12)×27] -20×5%=-7.4(萬元)
6、【答案】A
【解析】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應將代收代交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的,按規定準予抵扣的,應按代收代交的消費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
7、【答案】D
【解析】計算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200×3/12+100×2/12+80×1/12=73.34(萬元),當年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為:73.34×10%=7.33(萬元)。
8、【答案】B
【解析】A企業換入存貨的帳價值為:(160000-40000-20000)-170000×17%+70000=141100(元)
9、【答案】B
【解析】該項會計差錯對企業留存收益的影響金額為:(450÷10×2)×(1-33%)=60.3(萬元)
10、【答案】A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包括兩類,一類是對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狀況提供進一步證據的事項:一類是資產負債表日后才發生的事項。前者稱為調整事項;后者稱為非調整事項。其中:B、C為非調整事項,D不是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
11、【答案】A
【解析】一般基金包括兩個來源,一是從當年未分配結余中轉入,二是從撥入專款形成的結余中轉入。由于撥款項目尚未完成,因此一般基金結余不考慮撥入專款,另外,對外投資時,投資基金增加,一般基金減少,因此,一般基金結余=150+5 000—4 500—300=350(萬元)。
12、【答案】A
【解析】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轉增資本后留存收益減少。盈余公積補虧后,盈余公積減少,未分配利潤增加,留存收益不變;法定公益金用于建造集體福利設施后,公益金減少,一般盈余公積增加,盈余公積不變,留存收益更不變;用稅后利潤補虧是未分配利潤內部變化,留存收益也不變。
13、【答案】A
【解析】甲公司將自產的產品用于工程建設屬于視同銷售業務,本題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23.4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
貸:庫存商品 10
14、【答案】 C
【解析】年終結賬時,將“經營結余”科目貸方余額應轉入“結余分配”科目,但“經營結余”科目借方余額不結轉。
15、【答案】C
【解析】甲公司換入房產的入賬成本=70-8+100×17%+100×10%+2=91(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C
2、【答案】A、C、D
3.【答案】B、C、D
【解析】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等,以及3年以上的應收款項),下列各種情況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
(1)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2)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3)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4)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4、【答案】ABC
【解析】D屬于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E屬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5、【答案】B、C、D
【解析】將發出存貨的計價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加權平均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6、【答案】ABCD
7、【答案】A、B、C、D
8、【答案】 B、D
【解析】一貫性原則是指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以便對前后期會計資料進行縱向比較。但是,一貫性原則并不意味著所選的會計政策不能作任何變更。一般來說,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變更會計政策,一是有關法規發生變化,要求企業改變會計政策,二是改變會計政策后能夠更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A項屬于有關法規發生變化,要求企業改變會計政策;B項和D項屬于濫用會計政策,違背了會計核算的一貫性原則。
9、【答案】AC
【解析】委托方支付的增值稅是針對加工費的進項稅額,不構成加工物資的成本;在收回的加工物資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時,支付的消費稅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也不構成加工物資的成本。
10、【答案】A、C、D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分批完工,分別投入使用的,則分別停止資本化;分批完工,最終一次投入使用的,則最終完工時認定停止資本化點。
2、【答案】√
【解析】股票發行費用應從溢價收入中扣除,沒有溢價收入的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解析】本年度(即2004年度)劃以前年度(如2003年度)銷售的商品,在2004年度報表報出之前(假設在2005年3月20日報出),即在2005年1月1日~2005年3月20日間退回的,應作為2004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處理,調減2004年度的收入。
8、【答案】×
【解析】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縣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9、【答案】×
10、【答案】√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包括所有有利和不利的事項(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即對于資產負債表日后有利或不利事項在會計核算中采取同一原則進行處理。
四、計算分析題
(一)【答案及解析】
1.調整分錄如下:
①調整銷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收入 5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00(5000000×17%)
貸:應收賬款 5850000
②調整壞賬準備余額
借:壞賬準備 292500(5850000×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292500
③調整銷售成本
借:庫存商品 4000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主營業務成本 4000000
④調整應交所得稅(此為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對預計應交所得稅的調整)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320347.5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所得稅
320347.50 [(5000000―4000000―5850000×5‰)×33%]
⑤調整原已確認的遞延稅款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所得稅 86872.5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86872.50[(292500―29250)×33%]
⑥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74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74025(5000000―4000000―292500―320347.50+86872.50)
⑦調整利潤分配有關數字
借:盈余公積 71103.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1103.75(474025×15%)
⑧調整報告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
A、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應收賬款555.75萬元;調增庫存商品400萬元;調減遞延所得稅資產8.68725萬元;調減應交所得稅32.03475萬元;調減應交增值稅85萬元(合計調減應交稅費117.03475);調減盈余公積7.110375萬元;調減未分配利潤40.292125萬元。
B、利潤及利潤分配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調減主營業務成本400萬元(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調整資產減值損失29.25萬元;調減所得稅費用23.3475萬元(32.03475―8.68725);調減提取法定盈余公積4.74025(47.4025×10%);調減提取法定公益金2.370125萬元(47.4025×5%);調減未分配利潤40.292125萬元(47.4025―7.110375)。
(二)【答案及解析】
(1)
①12月1日銷售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117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②12月19日,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115.83
財務費用1.17
貸:應收賬款 117
③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85
貸:庫存商品 85
(2)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貸:銀行存款 11.8
(3)
①銷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117
貸:庫存商品78
待轉庫存商品差價2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②回購價超過當初售價的差額為10萬元(=110-100),應該在回購期5個月內平均分攤,具體到本月應分攤一個月的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2(=10÷5)
貸:待轉庫存商品差價2
③將來回購時應作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7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8.7
待轉庫存商品差價32(=22+10)
貸:銀行存款128.7
(4)
①確認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17.55
貸:其他業務收入1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
②確認成本時:
借:其他業務支出20
貸:應付工資 20
(5)
①發出商品時
借:發出商品180
貸:庫存商品 180
②收到代銷清單時:
借:應收賬款 46.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8
③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36
貸:發出商品 36
(6)
借:銀行存款40
貸:預收賬款 40
(7)
①銷售實現時:
借:銀行存款 351
貸:主營業務收入225
遞延收益 7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②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200
貸:庫存商品 200
③將來在提供服務時:
借:遞延收益
貸:主營業務收入
(8)
①沖減收入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
貸:銀行存款 115.83
財務費用 1.17
②沖減成本時:
借:庫存商品 85
貸:主營業務成本85
五、綜合題
(一)【答案及解析】
(1)調整事項有:⑴、⑶、⑷、⑹
(2)①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貸:應收賬款 234
借:庫存商品 18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85
借:壞賬準備 1.17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17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4.56[=(200-185-234×5‰)×3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56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9.27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9.27
借:盈余公積 0.93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0.93
③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5
貸:壞賬準備 12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41.25(=125×3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1.2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3.75
貨: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3.75
借:盈余公積 12.56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2.56
④借:庫存商品 200
貸:累計折舊 200
⑥借:應付股利 21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10
(3)甲公司2008年末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調整如下:
資產負債表
2007年12月31日
資產 |
年末數 |
資產 |
年末數 |
應付股利 |
-210 | ||
應收賬款 |
-357.83 |
應交稅費 |
-38.56 |
存貨 |
385 |
盈余公積 |
-13.95 |
固定資產 |
-200 |
其中:公益金 |
-4.65 |
遞延所得稅資產 |
41.25 |
未分配利潤 |
130.94 |
資產合計 |
-131.58 |
-131.58 |
(4)甲公司2008年利潤表有關項目調整如下(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
利潤表
2007年
項 目 |
業務① |
業務③ |
業務⑥ |
合計 |
一、營業收入 |
-200 |
|
|
-200 |
減:營業成本 |
-185 |
|
|
-185 |
營業稅費 |
|
|
|
|
銷售費用 |
|
|
|
|
管理費用 |
-1.17 |
125 |
|
123.83 |
財務費用(收益以“-”號填列) |
|
|
|
|
資產減值損失 |
|
|
|
|
加: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凈損失以“-”號填列) |
|
|
|
|
投資凈收益(凈損失以“-”號填列) |
|
|
|
|
二、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
-13.83 |
-125 |
-138.83 | |
加:營業外收入 |
|
|
0 | |
減:營業外支出 |
|
|
0 | |
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填列) |
-13.83 |
-125 |
-138.83 | |
減:所得稅費用 |
-4.56 |
-41.25 |
-45.81 | |
四、凈利潤(凈虧損以“—”填列) |
-9.27 |
-83.75 |
-93.02 | |
加:年初未分配利潤 |
|
|
0 | |
六、可供分配的利潤 |
-9.27 |
-83.75 |
-93.02 | |
減: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
-0.93 |
-8.38 |
-9.30 | |
提取法定公益金 |
-0.46 |
-4.19 |
-4.65 | |
七、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 |
-7.88 |
-71.19 |
-79.06 | |
減: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
|
|
|
|
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
|
|
-210 |
-210 |
八、未分配利潤 |
-7.88 |
-71.19 |
210 |
130.94 |
(二)【答案及解析】
(1)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
①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②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③的會計處理正確。
④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2)對于其會計處理判斷為不正確的(本文由北 京 安 通 學 校 提 供 歡迎閱讀),編制相應的調整會計分錄(合并編制涉及“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調整會計分錄)。
①借:庫存商品 1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3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3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
貸:預收賬款 234
借:庫存商品 14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4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9.8[=(200-140)×3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9.8
④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00
貸:預收賬款 500
借:發出商品 35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5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49.5[=(500-350)×33%]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9.5
將上述分錄合并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34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34
借:盈余公積20.1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20.1
(3)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相關項目的調整金額如下:
項 目 |
業務① |
業務② |
業務④ |
合計數 |
一、營業收入 |
10 |
-200 |
-500 |
-690 |
減:營業成本 |
|
-140 |
-350 |
-490 |
營業稅費 |
|
|
|
0 |
銷售費用 |
|
|
|
0 |
管理費用 |
|
|
|
0 |
財務費用(收益以“-”號填列) |
|
|
|
0 |
資產減值損失 |
|
|
|
0 |
加: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凈損失以“-”號填列) |
|
|
|
0 |
投資凈收益(凈損失以“-”號填列) |
|
|
|
0 |
二、營業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
10 |
-60 |
-150 |
-200 |
加:營業外收入 |
|
|
|
0 |
減:營業外支出 |
|
|
|
0 |
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填列) |
10 |
-60 |
-150 |
-200 |
減:所得稅費用 |
3.30 |
-19.80 |
-49.50 |
-66 |
四、凈利潤(凈虧損以“—”填列) |
6.70 |
-40.20 |
-100.50 |
-134 |
加:年初未分配利潤 |
|
|
|
0 |
六、可供分配的利潤 |
6.70 |
-40.20 |
-100.50 |
-134 |
減: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
0.67 |
-4.02 |
-10.05 |
-13.40 |
提取法定公益金 |
0.34 |
-2.01 |
-5.03 |
-6.70 |
七、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 |
5.70 |
-34.17 |
-85.43 |
-113.90 |
減: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
|
|
|
0 |
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
|
|
|
0 |
八、未分配利潤 |
5.70 |
-34.17 |
-85.43 |
-11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