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上述項目中,銷售商品、技術服務、貸款屬于企業的日常活動,其經濟利益的流入屬于收入;只有出售無形資產屬于企業非日常活動,其經濟利益的流入屬于利得。
2.[答案]:A
[解析]:毀損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損失凈額=43500+43500÷87%×13%-7000-40000=3000(元)
3.[答案]:D
[解析]:第1年應計提的折舊=120×2/5=48(萬元),第2年折舊=(120-48)×2/5=28.8(萬元),第3年折舊=(120-48-28.8)×2/5=17.28(萬元),第4年折舊=(120-48-28.8-17.28-10)÷2=7.96(萬元)。
4.[答案]:C
[解析]:甲公司轉讓該專利權所獲得的轉讓收益=300-480/10×5-15=45(萬元)。
5.[答案]:A
[解析]:企業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投資,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在該可供出售投資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6.[答案]:A
[解析]:企業在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時,首先應根據公平交易中資產的銷售協議價格減去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處置費用的金額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這是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的最佳方法。
7.[答案]:C
[解析]: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答案]:C
[解析]:B公司的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304
累計折舊36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0
貸:固定資產350
借:庫存商品(283.02+1)284.0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83.02×6%)16.98
營業外支出(350-36-10-300)4
貸:固定資產清理304
銀行存款1
9.[答案]:D
[解析]: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3500萬元;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在考慮恢復費用后的價值為3600萬元(4600-1000);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為3400萬元(4400-1000)。因此,甲公司確定的資產組的可收回金額為3600萬元,資產組的賬面價值為3400萬元,不應計提減值準備。
10.[答案]:D
[解析]:由于工程于2007年8月1日至11月30日發生停工,這樣能夠資本化期間時間為3個月(7月、11月和12月)。2007年度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1000×6%×3/12-500×3%×3/12=11.25萬元。
11.[答案]:A
[解析]:資本化期間為2月1日~12月31日。資本化期間利息費用=3000×(5%/12)×11=137.5(萬元)。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利息費用137.5-利息收入5-投資收益15=117.5(萬元)。
12.[答案]:B
[解析]:2008年12月31日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6000-3600)×33%=792(借方)。
13.[答案]:B
[解析]:“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實際收到的款項凈額,即發行收入減去發行費用后的凈額。由證券公司直接支付的手續費、宣傳費、咨詢費、印刷費等費用,從發行股票、債券取得的現金收入中扣除,以凈額列示。由企業直接支付的審計費、咨詢費,應在“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反映。故“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的金額為:10000×10-50+20000-20000×4%-14=119136(萬元)。
14.[答案]:A
[解析]: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應收賬款項目本期減少額-應收賬款項目本期增加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減少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賬款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賬款項目本期減少額±特殊調整業務=1000+170-(150-100)-(50-10)=1080(萬元)。
15.[答案]:B
[解析]: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管理費用2200-管理人員工資950-存貨盤虧損失25-計提固定資產折舊420-無形資產攤銷350=4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