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稅率17%,所得稅率33%。該公司的有關資料如下:(1)為擴大生產規模,長城公司決定建造甲廠房一幢,所需資金通過向銀行借款和發行企業債券解決。2000年11月1日與銀行簽定貸款協議,借入一筆3年期借款3000萬元,年利率9%,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該筆借款于當日劃入長城公司賬戶。2001年1月1日委托某證券公司按面值包銷發行面值為2000萬元的5年期公司債券,票面利率為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償還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債券發行時,按債券面值總額的2%另向證券公司支付手續費(屬于金額較大)。(2)長城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建造甲廠房,并于2001年1月1日動工,工程合同價款4690萬元,每月向承包方支付工程進度款,具體支付情況如下:
工程于2001年6月30日到達預定可使用狀態并驗收交付生產部門使用。(3)長城公司對該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50.79萬元。2004年12月31日該廠房銷售凈價為350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3200萬元。2006年12月31日該廠房的銷售凈價為320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3300萬元。假定固定資產按年計提折舊。固定資產計提或轉回減值準備不影響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要求:(1)若全年按照360天計算,計算長城公司應計入甲廠房價值中的借款費用。(2)若長城公司無其他借款,計算該公司2001年度發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不考慮銀行存款利息收入)(3)計算長城公司2001年6月30日交付使用的甲廠房的入賬價值。(4)計算該廠房2005年和2006年每年應計提的折舊額。(5)編制2006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計提或轉回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分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答案/提問]
正確答案:
(1)累計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800×180/180+600×150/180+900×120/180+600×90/180+990×60/180+800×9/180=2570萬元
資本化率=(3000×9%+2000×10%)/(3000+2000)=9.4%,
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2570×9.4%×6/12=120.79萬元
應計入甲廠房價值中的借款費用=120.79+2000×2%=160.79萬元
(2)應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3000×9%+2000×10%-120.79=349.21萬元
(3)甲廠房的入賬價值=(800+600+900+600+990+800)+160.79=4850.79萬元
(4)甲廠房每年計提折舊=(4850.79-50.79)÷20=240萬元
2004年12月31日,廠房的賬面凈值=4850.79-240×3.5=4010.79萬元
可收回金額取銷售凈價和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較高者3500萬元,應該計提減值準備510.79萬元。
2005年和2006年每年計提折舊=(3500-50.79)÷(20-3.5)=209.04萬元
(5)2006年12月31日,價值恢復前廠房的賬面價值=3500-209.04×2=3081.92萬元;
不考慮減值因素情況下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4850.79-240×5.5=3530.79;
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取銷售凈價和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較高者3200萬元;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轉回時計入損益的金額=3200-3081.92=118.08萬元
應恢復累計折舊的金額=(240-209.04)×2=61.92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80
貸:累計折舊 61.92
營業外支出 118.08
2、遠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1日,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核算采用應付稅款法,所得稅稅率為33%;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 2005年發生如下經濟業務:(1)公司2004年12月31日前對壞賬采用直接轉銷法核算,從2005年1月1日起改按備抵法核算,按應收賬款余額的5%計提壞賬準備。公司2003年未發生壞賬,2003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40萬元;2004年發生壞賬2萬元,2004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100萬元。(2)公司2004年1月1日開始計提折舊的一臺管理用設備,原始價值3.1萬元,預計凈殘值0.1萬元,原估計使用年限為6年,按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由于技術因素以及更新辦公設施的原因,已不能按原定使用年限計提折舊。于2005年1月1日將設備的折舊年限改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0.1萬元。(3)2005年5月10日,公司發現2004年度的一臺管理用設備少提折舊0.1萬元(假設不重要)。(4)公司2005年6月10日發現,2004年漏記了一項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10萬元,所得稅申報表中也沒有包括這筆費用。該項業務對報表使用者閱讀公司財務報告有重大影響。按照稅法規定,企業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包括各類應計未計費用、應提未提折舊等,不得轉移以后年度補扣。要求:(1)說明上述業務是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還是會計差錯更正。(2)對涉及調整會計報表年初數和上年數的業務,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3)填列2005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調整數。(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005年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調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