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公司是2000年12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甲公司與2001年1月1日與B公司達成資產置換協議,同意以1臺設備及一批產品交換B公司的一項專利權及對X的投資,甲公司的設備原價500萬元,折舊30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0萬元,公允價值為400萬元,產品的賬面價值150萬元,已提跌價準備15萬元,公允價值200萬元,換入的專利權的賬面余額為180萬元,未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都是160萬元,換入的投資的賬面余額為420萬元,(占X公司表決權的25%,)已提減值準備10萬元,公允價值400萬元。 B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補價40萬元,甲公司因轉讓設備發生運費1萬元,由B公司墊付,支付股權轉讓印花稅為稅率0.2%,產品的增值稅率為17%,消費稅率為10%,除上述稅費外無其他稅費發生。當日,甲公司與B公司辦理完成該專利權的有關財產權轉移手續和股權過戶手續。產品及設備也運至B公司, 2001年1月1日,X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600萬元,其中股本為1000萬元。 2001年3月2日,X公司按每股0.20元派發2000年度現金股利,甲公司收到50萬元。 2001年度,X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除實現凈利潤外未發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 2001年末,該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為500萬元。2002年6月30日,甲公司從證券市場上又購入X公司10%的股權,共支付價款447.57萬元。 2002年度,X公司實現凈利潤600萬元,其中,1-6月分實現凈利潤400萬元,除實現凈利潤及增發新股外,X公司未發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 2002年末該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為1000萬元。假設:甲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平均攤銷;甲公司與X公司的所得稅率相同,均為33%。要求:對甲公司有關投資的業務進行賬務處理。 [答案/提問]
正確答案:投資業務的有關分錄
2001年1月1日非貨幣交易取得投資
借:固定資產清理 170
累計折舊 30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30
貸:固定資產 500
甲公司換入資產的價值總額=170+150+34+20-40+17.28+1=352.28
非貨幣性交易損益的數額=40*(600-320-20.8)÷600=17.28萬
借:無形資產 352.28*160/560=100.65
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0.8+(352.28-100.65)=252.43
存貨跌價準備 15
銀行存款 40
貸:固定資產清理 500-300-30=170
庫存商品 150+15=165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200*17%=34
應交稅金-消費稅 200*10%=20
銀行存款 0.8
營業外收入 17.28
其他應付款 1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400-252.43=147.57
貸: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147.57
2001年3月2日
借:銀行存款 50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50
2001、12、31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損益調整)800*25%=200
貸:投資收益 200
年末,投資的賬面價值=252.43+147.57-50+200=550萬元。
可收回金額為500萬元,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借:資本公積 50
貸: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50
2002.6.30追加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損益調整) 400×25%=100
貸:投資收益 100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447.57
貸:銀行存款 447.57
02年6月30日,X公司的所有者權益=1600-200+800+400=2600萬元
借:資本公積 97.57
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90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投資成本) 187.57
2002.12.31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損益調整)200*35%=70
貸:投資收益 65.5
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90/10/2=4.5
2002.12.31投資賬面價值=550-50+100+447.57+90-187.57+70-4.5=1015.5萬元
可收回金額為1000萬,應補提減值準備1015.5-1000=15.5萬元
借:投資收益 15.5
貸: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