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類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判斷結果正確的得1分,判斷結果錯誤的扣0.5分,不判斷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類題最低得分為零分)
26、企業發生的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而給予職工的補償,應當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 )
27、年度終了,事業結余科目均不能有余額。( )
28、如果變更會計政策能夠提供更相關、更可靠的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最的信息時,企業應變更會計政策。( )
29、資產減值準則中所涉及到的資產是指企業所有的資產。( )
30、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
31、或有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潛在義務,其存在須通過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或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不是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或該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計量。( )
32、采用權益法核算,當被投資企業發生盈虧、接受捐贈,投資企業應于會計期末按持股比例相應調整投資額,同時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賬戶。( )
33、最低租賃付款額是指,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應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種款項。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約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資產余值。()
34、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規定,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只有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均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時,該交換才具有商業實質。( )
35、已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可以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