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5分,第2小題18分,共33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需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
1.甲公司的財務經理在復核2009年度財務報表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會計處理的正確性難以作出判斷:
(1)為減少交易性金融資產市場價格波動對公司利潤的影響,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將所持有乙公司股票從交易性金融資產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將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股票共計300萬股,其中200萬股系2008年1月5日以每股12元的價格購入,支付價款24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8萬元;100萬股系2008年1o月18日以每股11元的價格購入,支付價款11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4萬元。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0.5元。甲公司估計該股票價格為暫時性下跌。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持有的乙公司股票按照年末公允價值進行了后續計量,并將其公允價值變動計人了所有者權益。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0元。
(2)為減少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從2009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將出租廠房的后續計量由公允價值模式變更為成本模式,并將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甲公司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系一棟專門用于出租的廠房,于2006年12月31日建造完成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用于出租,成本為8500萬元。2009年度,甲公司對出租廠房按照成本模式計提了折舊,并將其計入當期損益。
在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采用成本模式的情況下,甲公司對出租廠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出租廠房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次月起計提折舊,預計使用2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在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采用公允價值模式的情況下,甲公司出租廠房各年末的公允價值如下:2006年12月31日為8500萬元;2007年12月31日為8000萬元;2008年12月31日為7300萬元;2009年12月31日為6500萬元。
(3)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購入丙公司發行的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債券35萬張,支付價款3500元。該債券每張面值100元,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6%,利息于每年末支付。甲公司將購入的丙公司債券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所持有丙公司債券的50%予以出售,并將剩余債券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13剩余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850元。除丙公司債券投資外,甲公司未持有其他公司的債券。甲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本題不考慮所得稅及其他因素。要求:
(1)根據資料(1),判斷甲公司2009年1月1日將持有乙公司股票重分類并進行追溯調整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同時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編制更正的會計分錄。
(2)根據資料(2),判斷甲公司2009年1月1日起變更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模式并進行追溯調整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同時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編制更正的會計分錄。
(3)根據資料(3),判斷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將剩余的丙公司債券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編制更正的會計發錄;如果甲公司的會計處理正確,編制重分類日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