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
1.【答案】
(1)暫時性差異計算表
暫時性差異 | ||||
項目 |
賬面價值 |
計稅基礎 |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
持有至到期投資 |
2132 |
2132 |
O |
O |
固定資產 |
2160 |
2280 |
O |
120 |
交易性金融資產 |
1000 |
500 |
500 |
O |
預計負債 |
2200 |
2200 |
0 |
O |
合計 |
500 |
120 |
(2)應納稅所得額=6000-2050×4%+120+200-500+2200=7938(萬元)
應交所得稅=7938×25%=1984.5(萬元)
(3)遞延所得稅資產發生額=120025%=30(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發生額=500×25%=125(萬元)
本期共發生的所得稅費用=1984.5-30+125=2079.5(萬元)
(4)借:所得稅費用2079.5
遞延所得稅資產3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984.5
遞延所得稅負債125
2.【答案】
(1)編制A公司在2010年1月1日投資時及有關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①2010年1月1E1投資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200
累計折舊150
貸:固定資產350
借:長期股權投資3280.8
貸:固定資產清理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40.8
營業外收入40(240—200)
股本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2000
借:管理費用19.2
貸:銀行存款19.2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00
貸:銀行存款100
②2010年分派2009年現金股利100萬元:
借:應收股利80(100×80%)
貸:投資收益80
(2)編制A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調整、抵銷分錄。
①對A公司與B公司內部交易的抵銷:
a。內部商品銷售業務
A產品:
借:營業收入500(100×5)
貸:營業成本500
借:營業成本80(40×(5-3)]
貸:存貨8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0
貸:所得稅費用20
b.內部固定資產交易
借:營業收入100
貸:營業成本60
固定資產——原價4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4(40÷5×6/12)
貸:管理費用4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9
貸:所得稅費用9
C.內部應收賬款業務抵銷
借:應付賬款117
貸:應收賬款117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1O
貸:資產減值損失10
借:所得稅費用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2.5
②對B公司的調整分錄:
借:固定資產100
存貨150
貸:資本公積250
借:管理費用10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1O
借:營業成本60
貸:存貨60
③按權益法調整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投資收益80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80
經調整后,B公司2010年度的凈利潤=586-80-100+60+4-10-60=4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320(400×80%)
貸:投資收益320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24(30×8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4
2010年12月31日按權益法調整后,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
=3280.8-80+320+24=3544.8(萬元)
④抵銷A公司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B公司所有者權益:
借:股本2600
資本公積380(100+250+30)
盈余公積138.6(80+58.6)
未分配利潤——年末961.4(720+400-58.6-100)
商譽280.8(3280.8—3750×80%或3544.8-4080×80%)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3544.8
少數股東權益816(4080×20%)
⑤抵銷子公司的利潤分配項目:
借:投資收益320(400×80%)
少數股東損益80(400×20%)
未分配利潤——年初720
貸:提取盈余公積58.6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100
未分配利潤——年末961.4
⑥其他抵銷分錄
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585
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585
借: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24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凈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