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人假設(2017年特別關注)
消費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總是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個假設不僅是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前提,也是整個經濟學的一個基礎。
2、效用
(1)效用商品或服務滿足人們某種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服務時所能感受到的滿足程度。是人們的心理感覺,是主觀評價,沒有客觀標準。
(2)“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即在一定時間內,隨著消費某種商品數量的不斷增加,消費者從中得到的總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遞減的速度增加,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當商品消費量達到一定程度后,總效用達到最大時,邊際效用為0;如果繼續增加消費,總效用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逐漸減少,此時邊際效用變為負數。
(3)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的關系
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的主要區別是“效用是否可加總”或者說是“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度量”。
基數效用理論是運用邊際效用論分析的,而序數效用理論是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約束線來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結論基本是相同的。
【例題1:多選】以下關于邊際效用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B.總效用達到最大值時,邊際效用為0
C.一般來說,邊際效用取決于消費數量的多少
D.從數學的意義上看,邊際效用就是總效用函數的斜率
E.在一定范圍內,消費量越大,則邊際效用就越大
233網校答案:ABD
233網校解析:本題考查邊際效用理論。一般來說,總效用(TU)取決于消費數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消費量越大,則總效用就越大,選項CE說法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