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第七章要求理解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辨別國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費、儲蓄、投資、總需求和總供給等宏觀經濟基本理論,理解消費、儲蓄、投資與國民收入之間關系。歷年分值在3分左右。
一、本章知識思維導圖
"
二、本章主要考點總結
1、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及價值形態
2、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總收入的關系
3、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收入法GDP的構成、支出法GDP的構成)
4、儲蓄—投資恒等式
5、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6、投資乘數
7、總需求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8、總供給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三、高頻考點摘要(查看更多高頻考點>>)
1、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總收入的關系
(1)國民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2)國民總收入是一個收入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生產概念。
2、投資函數
(1)投資是購置物質資本(例如廠房、設備和存貨,以及住房建筑物)的活動,即形成資產的活動投資。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資在內。
(2)決定投資的因素主要有實際利率、預期收益率和投資風險等。預期通貨膨脹率和折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
(3)投資的成本取決于實際利率。如果投資的預期收益率既定,則實際利率越高,投資成本越高,投資就會減少。反之實際利率越低,利息越少,投資成本越低,投資增加,因此投資是利率的減函數。
(4)投資乘數(高頻考點):投資乘數k為邊際儲蓄傾向(1減邊際消費傾向)的倒數。
四、典型例題
【例題·單選題】關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國內生產總值又稱國民總收入
B.國內生產總值又稱為國民生產總值
C.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D.國內生產總值僅具有價值形態
【233網校答案】C
【233網校解析】本題考查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是不同的概念,國民生產總值又稱國民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