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十四章高概率常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
第十四章 稅收制度
高頻考點:稅制要素
含義 | 指構成一國稅收制度的那些主要因素。具體包括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稅免稅、違章處理、納稅地點等。其中,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最為重要 | ||
納稅人 | 含義 | 即納稅主體,是指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 |
負稅人 | 指最終負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 ||
扣繳義務人 | 指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 ||
課稅對象 | 即征稅客體,是稅法規定的課稅的目的物。現代稅制下主要的課稅對象有所得、消費和財富 | ||
稅源 | 即稅收的經濟來源或最終出處,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 ||
稅目 | 即稅法規定的課稅對象的具體項目,是對課稅對象的具體劃分,反映具體的征稅范圍,代表征稅的廣度 | ||
計稅依據 | 指計算應縭稅額的依據。它規定了如何確定和度量課稅對象。主要依據分別是計稅金額和計稅數量 | ||
稅率 | 含義 | 是稅法規定的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征稅額的標準,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 | |
分類 | 比例稅率 | 單一比例稅率 | |
差別比例稅率 | |||
定額稅率(固定稅額)
| 單一定額稅率 | ||
差別定額稅率 | |||
幅度定額稅率 | |||
累進(退)稅率 | 全額累進稅率 | ||
超額累進稅率 | |||
納稅環節 | 指在國民收入與支出環流的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 | ||
納稅期限 | 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后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期限 | ||
減稅和免稅 | 含義 | 指稅法對某些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特殊規定 | |
減稅 | 指對應納稅額少征一部分稅款 | ||
免稅 | 指對應納稅額全部免征 | ||
違章處理 | 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違反稅法的行為采取的處罰性措施,是稅收強制性特征的體現 | ||
納稅地點 | 納稅人應當繳納稅款的地點。一般而言,納稅地點與納稅義務發生地一致。不一致的特殊情況下,分公司在總公司匯總納稅 |
1、(2016年真題·單選題)在稅制要素中,計算應征稅額的標準是()。
A.課稅對象
B.納稅期限
C.減稅免稅
D.稅率
1、(2015年真題·多選題)關于稅制要素的說法,正確的有()。
A.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人發生納稅義務后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期限
B.納稅人只能是法人
C.稅率是稅法規定的應征稅額與征稅對象之問的比例
D.納稅地點和納稅義務發生地總是一致的
E.課稅對象是不同稅種間相互區別的主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