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計、會計、法律。涉及的知識廣泛,考核全面。如果考生學習時間較短,可以利用小編整理的《經濟基礎知識》高頻考點,進行短時速記,直擊重點。以下為經濟基礎知識第十九章高概率考點,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
第十九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高頻考點:貨幣政策
定義 | 是一國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政策目標,實現目標所運用的政策工具,預期達到的政策效果 | |||
貨幣政策目標 | 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平衡國際收支 | |||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 | ||||
貨幣政策工具 |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 指根據法律規定,商業銀行等將其所吸收的存款和發行的票據存款在中央銀行的最低比率 | |
主要用于應付商業銀行等面臨的擠提,通常以不兌現貨幣形式存放在中央銀行。對貨幣乘數影響很大、作用力度很強,但時滯長、見效慢,往往是作為貨幣政策的一種自動穩定機制。而不將其當作適時調整的經常性政策工具來使用 | ||||
再貼現 | 指中央銀行向持有商業票據等支付工具的商業銀行進行貼現的行為 | |||
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政策是否能夠獲得預期效果,還取決于商業銀行是否采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 ||||
公開市場操作 | 中央銀行在證券市場上公開買賣國債、發行票據的活動即為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 | |||
對象主要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目的在于調控基礎貨幣,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市場利率 | ||||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 包括消費者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優惠利率、預繳進口保證金等 | |||
直接信用控制 | 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從質和量兩個方面,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額、流動比率和直接干預等。 | |||
間接信用指導 | 指中央銀行通過道義勸告、窗口指導等辦法間接影響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 | |||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 含義 | 又稱為貨幣政策的中間指標、中間變量等,它是介于貨幣政策工具變量和貨幣政策目標變量之間的變量指標。貨幣政策目標一經確定,中央銀行按照可控性、可測性和相關性的三大原則選擇相應的中介目標 | ||
變量指標 | 利率 | 通常是指短期的市場利率,即能夠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狀況、變動靈活的利率,在具體操作中有的使用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國庫券利率 | ||
貨幣供應量 | ||||
超額準備金或基礎貨幣 | ||||
通貨膨脹率 | ||||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 我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銀行→貨幣市場→金融機構→企業(居民)的傳導體系,初步建立從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的間接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取決于:①對貨幣政策變動夠靈敏反應的經濟主體;②較為發達的金融市場;③較高程度的利率匯率市場化 |
經典例題:
1、(2015年·單選題)在貨幣政策工具中,對貨幣乘數影響大、作用力度強,往往被當作一劑“猛藥”的是()。
A.再貼現
B.公開市場操作
C.窗口指導
D.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下載233網校APP——中級經濟師——題庫——做題,包括章節練習、每日一練、模擬試卷、歷年真題、易錯題等,可隨時隨地刷題。【在線做題>>】【下載APP掌上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