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級經濟師的考生,是不是覺得教材的信息量太大,很多相似內容學過一遍后又凌亂了?老師為大家總結了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本文是《第一章市場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的第二節市場供給,收藏隨時可查看!點擊下方圖片試聽,直接跳轉至中級經濟師培訓班,專業老師教你如何正確備考>>
一、供給及市場供給
供給是某一時間內和一定價格水平下,生產者愿意并可能為市場提供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數量,市場供給是所有生產者供給的總和。
二、影響供給的因素
1、產品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產品自身的價格和其供給的變動成正方向變化。
2、生產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產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給的變動成反方向變化。
3、生產技術: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生產成本并進而影響供給。
4、預期:是指生產者或銷售者的價格預期。
1、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是( )。
A.消費者偏好
B.生產成本
C.消費者預期
D.消費者收入
本題主要考核影響供給的因素和影響需求的因素的區分,影響供給的因素包括生產成本、生產技術、產品價格等,主要是和“生產”掛鉤的因素,而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是和“消費者”掛鉤。
三、供給函數、供給規律和供給曲線
1、供給函數: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只考慮某種商品供給量和該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方程形式 Qs= Qs(p)例如:供給函數 Qs=-1500+300p。
2、供給規律:供給與價格之間呈同方向變化的關系,即市場價格越高,供給量越大;市場價格越低,供給量越小。
3、供給曲線:描述供給量和價格關系的曲線(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供給的兩種變化情況如下:①產品價格因素的影響—供給數量變動: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只考慮供給和價格的關系,供給量的變化是沿著既定的供給曲線進行的。(簡記:線不動,點動)如下圖 ,P代表商品價格,Qs代表供給量,S代表供給曲線;②非價格因素的影響—供給變動:由于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變動引起供 給的相應變動,這種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位移。(簡記:線移動)
不管是需求曲線還是供給曲線,如果產品價格不變,當量不變大時,曲線向右平移,當量變小時,曲線向左平移。
1、以縱軸代表價格、橫軸代表產量繪制某種農產品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生產成本上升時,在坐標圖上就表現為這種農產品的( )。
A.供給曲線將向左移動
B.需求曲線將向左移動
C.需求曲線將向右移動
D.供給曲線將向右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