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233經濟師考試網為您提供的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課后練習題匯總,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41.某年級一、二、三班人數之比屬于()。
A.比例
B.比率
C.極差
D.百分比
答案:B
解析:比率包括各個不同類別的數量的比值。
42.某英語培訓機構共有45名學生,英語成績最大值為145,最小值為85,這組數據分為5組,那么在等距分組下組距是()。
A.9
B.10
C.11
D.12
答案:D
解析:組距=極差/組數=(145-85)/5=12。
43.關于統計表的設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對于沒有數字的表格單元,一般用“—”來表示
B.一張填好的統計表可以出現空白單元格
C.若各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應將它們全部放在表的右上角標明
D.可以采用很長的表格形式
答案:A
解析:一張填好的統計表不可以出現空白單元格,選項B錯誤;若各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應在每個指標后或單列出一列標明,故選項C錯誤;統計表的橫豎長度比例適當,應當避憑采用過高或過長的表格形式。
44.一家連鎖酒店8個分店某月的營業額(單位:萬元)為:60、60、70、80、80、70、70、65,那么這8個分店月營業額的眾數為()。
A.60
B.65
C.70
D.80
答案:C
解析:眾數是一組數據中出現頻率最多的那個數值。
45.抽樣調查10個家庭的住房面積的方差為624,則這10個家庭的住房面積的標準差是()。
A.624
B.589
C.24.26
D.24.27
答案:A
解析:標準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46.已知各期環比增長速度按時間先后依次為3%,6%,4%,8%,則相應的定基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為()。
A.3%×6%×4%×8%
B.103%×106%104%×108%
C.103%×106%×104%×108%-1
D.3%×6%×4%×8%-1
答案:C
解析:定基增長速度=定基發展速度-1=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1=(環比增長速+1)的連乘積-1,根據這一公式,可知該題應選C。
47.1874年,由德國學者提出的一種將全數的變量值固定在報告期,以此計算一組項目的綜合指數的指數計算方法是()。
A.拉氏指數
B.帕氏指數
C.綜合指數
D.個體指數
答案:B
解析:拉氏指數以基期變量值為權數,帕氏指數以報告期變量值為權數。
48.某工廠報告期與基期相比,某種產品產量增加12%,單位產品價格下降5%,那么,銷售額()。
A.增加
B.減少
C.不增不減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析:利用指數體系:銷售額指數=價格指數×銷售量指數=95%×112%=106.4%,銷售額增加6.04%。
49.下列各項中,對財務會計描述不正確的是()。
A.財務會計主要滿足外部人員對信息的需求
B.主要受會計準則的約束
C.按照規定的嚴格的會計程序進行核算
D.信息報告沒有統一的形式
答案:D
解析:財務會計一般按照規定的格式并且定期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往往不注重信息報告的形式,一般沒有統一的格式。
5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流動資產的是()。
A.貨幣資金
B.交易性金融資產
C.無形資產
D.應收賬款
答案:C
解析:無形資產屬于非流動資產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