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參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參見教材P42。
2
[答案]:B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所以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
3
[答案]:C
[解析]: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包括支出法、收入法和生產法。參見教材P42。
4
[答案]:D
[解析]: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參見教材P42。
5
[答案]:C
[解析]:收入法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參見教材P42。
6
[答案]:C
[解析]:勞動者報酬為居民所得,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余為企業、單位所得,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所得。參見教材P43。
7
[答案]:C
[解析]: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公式為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參見教材P43。
8
[答案]:A
[解析]:政府部門的儲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私人儲蓄包括家庭儲蓄和企業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構成整個社會的儲蓄。只有選項A正確。參見教材P44。
9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消費理論。 參見教材P45
10
[答案]:D
[解析]:如果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則邊際消費傾向為常數。參見教材P45。
11[答案]:C
[解析]:凱恩斯認為人們不斷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費支出的比例會越來越小,選項A說法錯誤。選項B屬于生產周期理論的觀點。選項C屬于持久收入理論。參見教材P45-46。
12[答案]:A
[解析]:邊際儲蓄傾向的取值范圍是大于0小于1。參見教材P47。
1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投資乘數的公式,投資乘數K是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參見教材P48。
14[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投資乘數,投資乘數=1/(1-邊際消費傾向)=GDP增加額/投資增加額,也即1/0.3= GDP增加額/30,解得GDP增加額=100。參見教材P48。
1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出口效應的理解。參見教材P50。
16[答案]:A
17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指數的概念,指數是用于測定多個項目在不同場合下綜合變動的一種特殊相對數。參見教材P204
18
[答案]:B
[解析]:質量指數是反映事物內含數量的變動水平的,如價格指數,產品成本指數等。參見教材P204
19
[答案]:D
[解析]:基期加權綜合指數又稱拉氏指數,是在計算一組項目的綜合指數時,把作為權數的各變量值固定在基期。參見教材P204
20
[答案]:C
[解析]:報告期加權綜合指數又稱帕氏指數,是在計算一組項目的綜合指數時,把作為權數的變量值固定在報告期。參見教材P205
21
[答案]:A
[解析]:銷售額=(1+10%)×(1-6%)=103.4%。
22
[答案]:A
[解析]:103%×97%=99.91%<1,所以是減少的。
23
[答案]:C
[解析]:平均工資=(1+6%)/(1+2%)=103.92%。103.92%-1=3.92%。
24
[答案]:B
[解析]:106%/104%=101.9%,所以增加了1.9%。
25
[答案]:B
[解析]:銷售量指數=銷售額指數/價格指數=150%/(1-6%)=1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