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市場失靈和政府的干預
2023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第六章真題匯總
一、單選題
1、關于逆向選擇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逆向選擇廣泛存在于新車市場上
B. 逆向選擇僅僅存在于壟斷市場上
C. 逆向選擇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商品或服務市場中
D. 逆向選擇是一個與買方市場相聯系的現象
選項AB錯誤;逆向選擇不僅存在于舊車市場
選項D錯誤;由于賣方和買方之間信息不對稱,市場機制會導致某些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曲線向左下方彎曲,最終結果是劣質商品或服務驅逐優質商品或服務,以致市場萎縮甚至消失,這就是逆向選擇。
2、關于公共物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是每個消費者的需求橫向加總的
B. 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數量是符合實際需要的
C. 公共物品的需求是真實需求
D. 在絕大多數的公共物品消費中,經常出現“搭便車”現象
2.選項B錯誤,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數量并沒有實際意義。
3.選項C錯誤,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是真實需求。
3、某些企業的經濟活動給社會上其他成員帶來好處,政府要給予補貼優惠,其原因是 ()。
A. 外部經濟造成資源不能有效進行配置
B. 自然壟斷造成資源不能有效進行配置
C. 信息不對稱造成資源不能有效進行配置
D. 規模經濟造成資源不能有效進行配置
選項B錯誤;自然壟斷造成的資源不能進行有效配置需要制定反壟斷法以及不正當競爭法
選項C錯誤;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作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此外,政府還通過各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選項D為干擾項
4、帕累托最優狀態是()。
A. 國民收入在部門之間分配公平
B. 國民收入在不同群體之間均衡分配
C. 經濟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分配
D. 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
二、多選題
1、下列屬于準公共物品的是()。
A. 收費公路
B. 教育
C. 醫療
D. 電的供應
E. 自來水供應
選項DE為干擾項
2、關于帕累托最優狀態的說法,正確的有()。
A. 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缺乏經濟效率的
B. 由于壟斷的存在,資源配置很難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C. 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資源配置很難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D. 完全競爭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E. 帕累托最優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
選項BCD正確;在一個經濟社會中,整個經濟實現一般均衡,并且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等。符合這些條件的完全競爭市場顯然是不現實的,而當這些條件不具備時,資源最優配置或者帕累托最優狀態通常不能得到實現。
選項E正確;帕累托最優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
3、關于壟斷與市場失靈的說法,正確的有()。
A. 壟斷是導致市場失靈的一種原因
B. 只有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C. 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市場機制可以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D. 在完全壟斷市場,市場機制很難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資源就不能實現最優配置
E. 在寡頭壟斷市場上,市場機制能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1)經濟主體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4)經濟主體的行為不存在外部影響。
如果這些條件不具備,資源最優配置或帕累托最優狀態通常不能得到實現。
4、克服市場失靈的途徑或辦法主要有()。
A. 政府使用稅收手段對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企業進行干預
B. 政府通過多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C. 政府對于那些產生外部經濟的企此給予財政補貼
D. 政府提供全部公共物品
E. 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
選項E正確;(1)為了限制和消除壟斷、保護和促進競爭、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爭,這是西方國家早已采用的手段。
選項AC正確;(2)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包括使用稅收和補貼。政府可以使用稅收手段對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企業進行干預,而對于那些產生外部經濟的企業,政府應給予財政補貼,使其私人收益等于社會收益。
選項D錯誤;(3)為了提供適當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擔了主要提供者的職責,例如國防、治安、消防和公共衛生。
選項B正確;(4)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作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此外,政府還通過各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2022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第六章真題匯總
一、單選題
1、關于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公共物品的最優供給數量并沒有實際意義
B. 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線是在一定數量下,市場上每個消費者的需求量的水平加總
C. 公共物品的供給與私人物品的供給根本不同
D. 公共物品的生產效率最高
選項BCD錯誤;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消費者更愿意“搭便車”,低報或者隱瞞自己對公共物品的偏好。所以,無法知道每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消費者表明的需求曲線一般低于其實際水平,進而無法加總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
2、以下屬于純公共物品的是
A. 私人汽車
B. 無線廣播
C. 住宅
D. 國防
選項ABC錯誤;屬于私人物品
3、市場失靈的含義是()。
A. 市場機制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而導致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
B. 由于市場監管規則不同導致的市場保護主義的情況
C. 由于市場監管規則不同導致的市場分割的情況
D. 生產要素市場不夠發達的情況
4、政府通過財政補貼解決市場失靈,適用于()。
A. 外部不經濟
B. 外部經濟
C. 信息不對稱
D. 公共物品的生產
選項A錯誤;政府可以使用稅收手段對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企業進行干預,例如,對產生嚴重污染的企業征收適度的賦稅即排污稅或排污費,這種稅的數額應等于治理污染的費用。這樣,就會使企業的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產品的價格就會相應提高,這不僅會使市場對這些企業的產品的需求得到抑制,而且也會使企業的生產收縮,從而最終引導資源轉移到其他用途上或效率更高的企業中去,使資源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
選項C錯誤;為了解決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作出了具體的法律規定。此外,政府還通過各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服務。
選項D錯誤;為了提供適當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擔了主要提供者的職責,例如國防、治安、消防和公共衛生。
5、根據經濟學家科斯的產權理論,很多外部性產生的原因是()。
A. 產權不清晰
B. 政府失靈
C. 競爭不充分
D. 信息不對稱
6、某一生產者經濟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是指其()
A. 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收益
B. 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
C. 邊際私人收益低于邊際社會收益
D. 平均私人成本低于邊際外部成本
選項C錯誤;屬于外部經濟,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因為社會收益等于私人收益與外部收益之和,而外部收益卻不能為生產者通過市場價格獲得),因而缺乏生產積極性,其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
二、多選題
1、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包括( )
A. 實施補貼
B. 加強市場交易信息披露
C. 加大反壟斷力度
D. 鼓勵相關企業合并
E. 增加稅收
選項B錯誤;“加強加強市場交易信息披露”屬于消除信息不對稱的方法
選項C錯誤;“加大反壟斷力度”屬于為了限制和消除壟斷的方法
2、按照市場失靈的理論,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包括()
A. 市場規模
B. 壟斷
C. 公共物品
D. 交易成本
E. 外部性
選項AD屬于干擾項
3、公共物品的說法,正確的有( )。
A. 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的特征
B. 科斯定理有利于解釋公共物品的供求關系
C. 公共物品可以分為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
D. 市場機制對于那些準公共物品可以發揮一定作用
E. 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所有消費者需求曲線沿縱向相加得到的
選項B錯誤;科斯定理有利于解決外部性問題。
選項C正確;公共物品可以分為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
選項D正確;對于準公共物品來說,如教育、醫療服務等,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一定作用。
選項E正確;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所有消費者需求曲線沿縱向相加得到的。
2021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第六章真題匯總
一、單選題
1、某種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個人消費的邊際供給成本為零,這說明該公共物品具有()的特征。
A. 非排他性
B. 經濟性
C. 公平性
D. 非競爭性
選項D正確;非競爭性是指某種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個人的消費并不增加任何額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個人消費的邊際供給成本為零。
選項A錯誤;非排他性。所謂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費者進行消費,其中任何一個消費者都不會被排除在外。某些公共物品雖然存在技術上排他的可能性,但是排他的成本非常昂貴,以致在經濟上不可行。
選項BC為干擾項
2、資源配置實現最優的標準是( )。
A. 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持續增長
B. 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
C. 勞動生產率持續提高
D. 行業和區域經濟協調增長
3、關于科斯提出的產權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只要產權明晰,交易成本大小不會影響資源最優配置的效率
B. 交易成本大小是影響資源最優配置的根本因素
C. 產權制度不同不會影響資源配置效率
D. 很多外部性的產生都是因為產權不清晰導致的
選項A錯誤;關于科斯定理,通常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
選項CB錯誤;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進而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產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效率就會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可以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的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4、關于外部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外部性問題只有在壟斷競爭市場條件下存在
B.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資源配置難以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C. 外部性問題只有在生產過程中存在
D. 外部性指的是外部不經濟的一種狀態
選項B正確,C錯誤;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響,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也不可能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B正確,C錯誤)。
選項D錯誤;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兩種。
二、多選題
1、按照市場失靈的理論,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包括( )
A. 信息不對稱
B. 市場監管不力
C. 市場競爭過度
D. 收入分配差距過大
E. 外部性
選項BCD為干擾項
2、關于美國經濟學家科斯的產權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很多外部性的產生都是由于產權不清晰導致的
B. 只要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C. 即使產權不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D. 不同的產權制度會導致相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E. 明確和界定產權是解決外部性問題的重要途徑
選項B正確,C錯誤;關于科斯定理,通常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進而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進一步看,還可以認為,一旦考慮到交易成本,產權的初始界定對于經濟運行的選項D錯誤,E正確;效率就會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可以引申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同的產權制度, 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綜上所述本題選擇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