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2022年中級人力資源第二章領導行為預習要點:領導理論(上)
1、觀點
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知道以確保下屬的目標與群體或組織的目標相互配合。
2、領導的激勵作用:
(1)使績效的實現與員工需要的滿足相結合;
(2)為實現有效的工作績效提供必需的輔導、指導、支持和獎勵。
3、四種領導行為
領導行為 | 內容 |
指導式領導 | 讓員工明確別人對他的期望、成功績效的標準和工作程序 |
支持型領導 | 努力建立舒適的工作環境,親切友善,關心下屬的要求 |
參與式領導 | 主動征求并采納下屬的意見 |
成就取向式領導 | 設定挑戰性目標,鼓勵下屬展現自己的最佳水平 |
4、領導的領導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兩個中間變量:
下屬控制范圍之外的環境因素,如工作結構、正式的權力系統、工作團隊等;下屬的個人特征,如經驗、能力、內-外控等。
5、不同的領導行為適合于不同的環境因素和個人特征:
環境因素與個人特質 | 領導行為 |
下屬的工作是結構化的 | 支持式領導 |
對能力強和經驗豐富的下屬 | 指導式領導是多余的 |
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命運的內控型下屬 | 參與型領導 |
外控型下屬 | 指導型領導 |
1、觀點:團隊績效的高低取決于領導風格與情境因素之間是否匹配。
2、領導風格:工作取向與關系曲線。
3、情境因素的三個維度:
(1)領導與下屬的關系:下屬對領導者信任、信賴和尊重的程度;
(2)工作結構:工作程序化、規范化的程度;
(3)職權:領導者在甄選、培訓、激勵、處分等人事工作方面有多大的影響力和權力。
觀點1:團體中領導者與下屬在確立關系和角色的早期,就把下屬分出“圈內人”和“圈外人”的類別。
觀點2:這種交換過程是一個互惠的過程。從社會認知的角度來說,領導者們為了達成績效目標和更持久的變化,應該著手于改變下屬的自我概念。同時作為互惠的另一部分,下屬通過他們的反應也在改變領導者的自我圖式。
1、費德勒認為情境性的因素可以分為( )
A、關系取向
B、工作取向
C、職權
D、工作結構
E、上下級關系
2、根據目標-路徑理論,設定挑戰性目標,鼓勵下屬表現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屬于( )。
A、成就取向式領導
B、指導式領導
C、支持型領導
D、參與式領導
3、路徑—目標理論中的參與式領導行為的表現可以是( )。
A、主動征求并采納下屬的意見
B、鼓勵下屬實現自己的最佳水平
C、努力建立舒適的工作環境,親切友善,關心下屬的要求
D、讓員工明確別人對他的期望、成功績效的標準和工作程序
2022年中級經濟師備考已開啟,時間抓住了就是黃金,抓不住就是流水!如果你現在對學習毫無頭緒,沒有備考方向,那么,233網校經濟師課程就是你的考證好課!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xh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