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233經濟師考試網為您提供的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章節精講班教輔匯總,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2016年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章節精講班教輔第九章(1)
第九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本章主要介紹的是中央銀行及貨幣政策的相關知識。從最近幾年的考試來看,本章所出題目每年都涉及單選題、多選題、案例分析題三種題型,并且所占分值每年都在17、18分,由此可見,本章絕對是重點章節。建議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本章知識。
第一節 中央銀行概述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及其獨立性
(一)中央銀行的產生
1.中央銀行的產生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商品經濟的發展比較成熟;二是金融業的發展對此有客觀需求。
2.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這樣四個方面的需要:
設立最早的中央銀行是瑞典銀行(1656)。1694年成立的英格蘭銀行,它雖然成立晚于瑞典銀行,但是被公認為是近代中央銀行的鼻祖。英格蘭銀行的演變過程是典型的中央銀行的演變過程。
3.各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大體上是經由這樣三個途徑:
(1)由商業銀行轉化為中央銀行(英法德);
(2)專門設置的中央銀行(美);
(3)由綜合型銀行改革為單一職能的中央銀行(前蘇聯、東歐、中國)。
(二)中央銀行的獨立性――相對獨立性
1.相對獨立性:不是國家一般政府機構、不能完全獨立于政府之外,應在國家總體經濟發展戰略和目標之下,獨立地制定、執行貨幣政策。
2.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幾個內容:
第一,建立獨立的貨幣發行制度,穩定貨幣。
第二,獨立制定實施貨幣政策。
第三,獨立監管、調控整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
3.一般而言,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保持應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
一是中央銀行應以一國宏觀經濟目標為出發點制定貨幣政策,從事業務操作;
二是中央銀行應按照金融運行規律,制定實施貨幣政策,規避政府短期行為的干擾。
4.目前國際上中央銀行相對獨立性的模式主要有:
第一,獨立性較大的模式。中央銀行直接對國會負責。如美國、德國。
第二,獨立性稍次的模式。中央銀行名義上隸屬于政府,而實際上保持著較大的獨立性。如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
第三,獨立性較小的模式。中央銀行接受政府的指令。如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