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超高頻考點匯總
章節 高頻考點 章節分值占比
第一章
金融市場體系
1、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
2、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3、金融市場的分類
5%
第二章
中國的金融體系與
多層次資本市場
1、中國的金融中介機構體系
2、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3、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主要內容
10%
第三章
證券市場主體
1、證券市場融資活動
2、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
3、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
4、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會、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5、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
6、證券市場監管的手段和目標
15%
第四章
股票
1、普通股、優先股
2、新股發行
3、股票退市制度
4、股票交易程序
5、股票價格指數
6、科創板的有關特別規定
7、股票的價值與價格
8、股票估值方法(公式)
20%
第五章
債券
1、政府債券
2、金融債券、公司債券、企業債券
3、國際債券
4、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的發行與承銷
5、債券評級
6、債券估值模型(公式)
7、債券收益率(公式)
15%
第六章
證券投資基金
1、證券投資基金的概念與特點
2、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
3、基金的募集、認購
4、基金的申購、贖田、交易與特殊業務處理
5、基金的費用
6、基金的利潤與利潤分配
7、基金的稅收
8、私募基金的募集
9、公募 REITs 的發售、上市與交易
15%
2025 年《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超高頻考點匯總
章節 高頻考點 章節分值占比
第一章
金融市場體系
1、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
2、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3、金融市場的分類
5%
第二章
中國的金融體系與
多層次資本市場
1、中國的金融中介機構體系
2、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3、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主要內容
10%
第三章
證券市場主體
1、證券市場融資活動
2、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
3、證券公司的主要業務
4、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會、證券登記結算公司
5、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
6、證券市場監管的手段和目標
15%
第四章
股票
1、普通股、優先股
2、新股發行
3、股票退市制度
4、股票交易程序
5、股票價格指數
6、科創板的有關特別規定
7、股票的價值與價格
8、股票估值方法(公式)
20%
第五章
債券
1、政府債券
2、金融債券、公司債券、企業債券
3、國際債券
4、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的發行與承銷
5、債券評級
6、債券估值模型(公式)
7、債券收益率(公式)
15%
第六章
證券投資基金
1、證券投資基金的概念與特點
2、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
3、基金的募集、認購
4、基金的申購、贖田、交易與特殊業務處理
5、基金的費用
6、基金的利潤與利潤分配
7、基金的稅收
8、私募基金的募集
9、公募 REITs 的發售、上市與交易
15%
第七章
金融衍生工具
1、金融衍生工具的分類
2、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功能及作用
3、期貨與期權交易
8%
第八章
金融風險管理
1、金融風險管理內涵與目標
2、風險管理策略
3、資本充足
4、壓力測試
5、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
12%
第一章金融市場體系
高頻考點 1: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特點
比對項 直接融資 間接融資
資金獲得 直接性 間接性
融資 分散性(分散于各種場合) 相對集中性
融資信譽差異性 較大 較小
可逆性 部分不可逆(如股票) 全部可逆
融資者自主性 相對較強 主動權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機構手中
高頻考點 2: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1)促進儲蓄—投資轉化;
(2)優化資源配置;
(3)反映經濟狀態;
(4)宏觀調控。
高頻考點 3:國際資金流動方式
長期資金流動 1 年以上 1.國際直接投資:實際控制權為目的(建立新企業、收購達
到控制比例、利潤再投資)。
2.國際間接投資:國際證券投資(優先股、普通股、政府債券、
企業債券、國際組織發行的債券)。
3.國際信貸:政府信貸、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國際銀行貸款
和出口信貸。
短期資金流動 1 年及以下 1.貿易資金的流動;2.套利性資金的流動;3.保值性資金的流
動;4.投機性資金的流動
第二章中國的金融體系與多層次資本市場
高頻考點 1:中央銀行的職能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可概括為“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
第七章
金融衍生工具
1、金融衍生工具的分類
2、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功能及作用
3、期貨與期權交易
8%
第八章
金融風險管理
1、金融風險管理內涵與目標
2、風險管理策略
3、資本充足
4、壓力測試
5、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
12%
第一章金融市場體系
高頻考點 1: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特點
比對項 直接融資 間接融資
資金獲得 直接性 間接性
融資 分散性(分散于各種場合) 相對集中性
融資信譽差異性 較大 較小
可逆性 部分不可逆(如股票) 全部可逆
融資者自主性 相對較強 主動權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機構手中
高頻考點 2: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1)促進儲蓄—投資轉化;
(2)優化資源配置;
(3)反映經濟狀態;
(4)宏觀調控。
高頻考點 3:國際資金流動方式
長期資金流動 1 年以上 1.國際直接投資:實際控制權為目的(建立新企業、收購達
到控制比例、利潤再投資)。
2.國際間接投資:國際證券投資(優先股、普通股、政府債券、
企業債券、國際組織發行的債券)。
3.國際信貸:政府信貸、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國際銀行貸款
和出口信貸。
短期資金流動 1 年及以下 1.貿易資金的流動;2.套利性資金的流動;3.保值性資金的流
動;4.投機性資金的流動
第二章中國的金融體系與多層次資本市場
高頻考點 1:中央銀行的職能
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可概括為“發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
發 行
的 銀
行
壟斷貨幣發行權,是全國唯一有權發行貨幣的機構。
銀 行
的 銀
行
集中保管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作為商業銀行的最后貸款人;組織全國商業銀行之間的清算。
政 府
的 銀
行
①代理國庫收支;②代理國家債券的發行;③對政府提供信貸;④代表政府管理金融活動,制定、發布并監
督執行有關金融監管和業務的命令及規章,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⑤持有、管理、經營國
家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⑥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活動,進行國際金融合作。
【考點提示:三種職能要特別注意區分】
高頻考點 2:貨幣政策工具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
(1)存款準備金制度
(2)再貼現政策
(3)公開市場業務
①回購交易
②現券交易
③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1)消費者信用控制
(2)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3)不動產信用控制
(4)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額、信用
分配、流動性比率、直接干預及開辦特種存
款等。
(5)間接信用控制:道義勸告;窗口指導。
(1)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
(2)常備借貸便利(SLF)
(3)抵押補充貸款(PSL)
(4)中期借貸便利(MLF)
(5)臨時流動性便利(TLF)
(6)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
(7)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等
【考點提示:重點掌握一般性和選擇性貨幣工具】
高頻考點 3: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選擇
政策工具 設立時間 期限 設立目的
存款準備金率 1984 年
起初為了集中必要的信貸資
金、控制信用規模及調整信用
結構;1998 年開始成為真正意
義上的貨幣政策工具
公開市場業務 1998 年 5 月 7/14/28/63 天
調控貨幣供應量、調節商業銀
行流動性水平、引導貨幣市場
利率
中央銀行票據 2002 年 9 月 3/6 個月、1/3 年 增加公開市場業務工具,對沖
外匯占款流入
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
(SLO) 2013 年 1 月 1 ~ 7 天
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補充,熨
平突發性、臨時性資金波動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