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債券概述
(一)國際債券的定義
國際債券是指一國借款人在國際證券市場上以外國貨幣為面值、向外國投資者發行的債券。國際債券的發行人主要是各國政府、政府所屬機構、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工商企業及一些國際組織等。國際債券的投資者主要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各種基金會、工商財團和自然人。
(二)國際債券的特征
1.資金來源廣、發行規模大。發行國際債券是在國際證券市場上籌措資金,發行對象為各國的投資者,因此,資金來源比國內債券廣泛得多。
2.存在匯率風險。發行國內債券,籌集和還本付息的資金都是本國貨幣,所以不存在匯率風險。
3.有國家主權保障。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籌集資金,有時可以得到一個主權國家政府最終償債的承諾保證。
4.以自由兌換貨幣作為計量貨幣。國際通用貨幣有: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
二、國際債券的分類
(一)外國債券
外國債券是指某一國借款人在本國以外的某一國家發行以該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它的特點是債券發行人屬于一個國家,債券的面值貨幣和發行市場則屬于另一國家。
外國債券是一種傳統的國際債券。在美國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揚基債券”,它是由非美國發行人在美國債券市場發行的吸收美元資金的債券。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武士債券”,它是由非日本發行人在日本債券市場發行的以日元為面值的債券。
1.2005年2月18日,《國際開發機構人民幣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開發機構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
2.中國境內申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國際開發機構應向財政部等窗口單位遞交債券發行申請,由窗口單位會同人行、發改委、證監會、外管局等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同意。
3.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外資外債情況、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對人民幣債券的發行規模及籌資資金用途進行審核。
4.2005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分別發行人民幣債券11.3億元和10億元。這是中國債券市場首次引入外資機構發行主體,是中國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和有益嘗試。國際多邊金融機構首次在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被命名為“熊貓債券”。
(注意:2與3的區別)
【例題1•單選題】下列關于外國債券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揚基債券
B.在美國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武士債券
C.外國債券是指某一國借款人在本國發行以外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
D.債券發行人屬于一個國家,債券的面值貨幣和發行市場屬于另一個國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外國債券是指某一國借款人在本國以外的某一國家發行以該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在美國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揚基債券”,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被稱為“武士債券”。
【例題2•判斷題】外國債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國境外市場發行的,不以發行市場所在國貨幣為面值的國際債券。( )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外國債券是指某一國借款人在本國以外的某一國家發行以該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
(二)歐洲債券
歐洲債券是指借款人在本國境外市場發行的、不以發行市場所在國貨幣為面值的國際債券。目前,歐洲債券已成為各經濟體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的重要手段。
歐洲債券是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而出現和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歐洲債券已初具規模;80年代以來,歐洲債券的發展更快。據統計,1976年國際債券發行總額中,外國債券占56%,歐洲債券占44%;而在1983年,歐洲債券升至64%,外國債券則降為36%。
歐洲債券的特點是債券發行者、債券發行地點和債券面值所使用的貨幣可以分別屬于不同的國家。由于它不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故也稱為無國籍債券。
歐洲債券票面使用的貨幣一般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主要為美元,其次還有歐元、英鎊、日元等;也有使用復合貨幣單位的,如特別提款權。
科目系列:2013證券基礎知識章節考綱與同步測試|基礎知識模擬題匯總|市場基礎考點
精選推薦:2013證券考綱要求與章節同步測試(五科) |2013《證券交易》考前輔導匯總
為了幫助考生復習2013年證券從業資格市場基礎知識考試,233網校為大家準備了2013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市場基礎知識單科VIP班(精講班+沖刺班+習題班)課程免費試聽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