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融資過程中金融中介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公司的融資方式分為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
2.內部融資是來源于公司內部的融資,即公司將自己的儲蓄(未分配利潤和折舊等)轉化為投資的融資方式。()
3.外部融資是來源于公司外部的融資,包括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向銀行借款,公司獲得的商業信用、融資租賃不屬于外部融資的范圍。()
4.內部融資的成本主要是機會成本和直接的財務成本。()
5.內部融資的低風險性,一方面與其低成本性有關,另一方面是它不存在支付危機,因而不會出現由支付危機引起的財務風險。()
6.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數量比例關系是運用最多、最廣泛的融資結構表現形式。()
7.對于企業負債,一般規定償還期在3年以上的借款為長期負債。()
8.由于融資費用與融資額幾乎是同時發生的,因此,通常將融資費用視為融資額的抵減項,這樣,資本成本便成為資金的使用代價。()
9.在實際運用中,在比較各種籌資方式時使用邊際資本成本;在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在進行追加籌資決策時使用個別資本成本。()
10.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債券的成本可以看作是使投資者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利息和本金收入)的現值與目前債券的市場價格相等的一個折現率。()
11.綜合利息、稅收等因素后的債券成本可用公式:Kb=I(1一T)/B(1一Fb)計算。()
12.股利不斷增加的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Ke=D1+gPo(式中K。為留存收益不變的成本,D.為第一期股息,P0為普通股目前的市場價格,g為股息增長率)。()
13.當公司籌集的資金超過一定限度時,原來的資本成本就會增加,追加一個單位的資本增加的成本稱為邊際資本成本。()
14.通常,資本成本率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改變,而在保持某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稱為保持現有資本結構下的籌資突破點,一旦籌資額超過突破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本成本率也會增加。()
15.內部收益率高于邊際資本成本的投資項目應拒絕,反之則接受;兩者相等時則是最優的資本預算。()
16.企業融資結構選擇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對各種融資方式與組合的成本、風險與收益的比較分析,確立最優的企業融資結構,從而達到企業融資成本最低、市場約束最小、市場價值最大的目標。()
17.凈收入理論假定:當企業融資結構變化時,企業發行債券和股票進行融資,其成本均不變,即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和股票融資成本不隨債券和股票發行量的變化而變化。()
18.凈收入理論認為,當企業以100%的債券進行融資,企業市場價值會達到最大。()
19.凈經營收入理論假定,當企業增加債務融資時,股票融資的成本不變。()
20.凈經營收入理論認為,融資總成本不會隨融資結構的變化而變化。()
21.傳統折中理論認為,如果公司采取適度數量的債務籌資,影響到普通股股東可分配盈利的債務利息和股權成本會與因債務籌資而增加的風險補償得到同步增加。()
22.傳統折中理論認為,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將先升后降,存在一個最優的資本結構。()
23.1958年,莫迪格利安尼(Modig1iani)和米勒(Mi11er)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創建了現代資本結構理論,這一理論又稱資本結構無關論。()
24.MM理論假設所有債務都是無風險的,債務利率為無風險利率。()
25.MM的無公司稅模型命題一認為,當不考慮公司稅時,企業的價值是由它的實際資產決定的,而不取決于這些資產的取得形式,即企業的價值與資本結構無關。()
26.MM的無公司稅模型命題二可用公式表示為:K。。=K。。.+(K。。一KD)(S1/D)。()
27.如果公司的負債是永久的,那么公司每年有一筆等額節稅利益流人,這筆無限期的等額資金流的現值就是負債企業的價值增加值。()
28.在考慮所得稅情況下,負債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率(Ks1)等于Ks1=Ksu+(KD—Ksu)(1一T)(D/S)。()
29.MM的公司稅模型命題二認為,在賦稅條件下,當負債比率增加時,股東面臨財務風險所要求增加的風險報酬的程度小于無稅條件下風險報酬的增加程度,即在賦稅條件下,公司允許更大的負債規模。()
31.如果忽略了個人所得稅,即Ts=Td=0,那么米勒模型與MM無公司稅模型相同。()
32.破產風險或財務拮據是指企業沒有足夠的償債能力,不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
33.財務拮據成本是由負債造成的,財務拮據成本會降低企業價值。()
34.債權人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以及與債權相伴隨的破產成本又稱“外部股東代理成本”。()
35.新股東具有與老股東相同的剩余索取權,可分享發行新股前積累的盈余,這對于老股東來說就會稀釋其每股收益,并可能引發股價下跌。()
36.公司債券通常需要抵押和擔保,而且有一些限制性條款,這實質上是取得一部分控制權,削弱經理控制權和股東的剩余控制權,從而可能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和進一步的籌資能力。()
37.若公司經營業績不佳,則大部分可轉換債券可以轉換為普通殷,有助于公司渡過財務困境。()
38.認股權的執行增加公司的權益資本,同時改變其負債。()
39.未分配利潤籌資可以使股東獲得稅收上的好處。()
40.認股權證的不利之處:籌資會稀釋股權;當股價大幅度上升時,導致認股權證成本過高等。()
判斷題
1.B2.A3.B4.B5.A6.A7.B8.A9.B10.A
11.A12.B13.A14.A15.B16.A17.A18.A19.B20.A
21.B22.B23.A24.A25.A26.B27.A28.B29.A
31.B32.A33.A34.B35.A36.A37.B38.B39.A40.A
相關推薦:
更多推薦:
2010年證券從業考試遠程輔導,熱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