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安全基礎知識
一、危險化學品概念及類別劃分
《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及標志》(GB13690-1992)將危險化學品分為8類,分別是第1類,爆炸品;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3類,易燃液體;第4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物;第6類,毒害品;第7類,放射性物品;第8類,腐蝕品。
二、危險化學品的燃燒爆炸類型和過程
1 燃燒爆炸分類
(1)簡單分解爆炸。引起簡單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時并不一定發生燃燒反應,其爆炸所需要的熱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產生的。屬于這一類的有乙炔銀、疊氮鉛等,這類物質受輕微震動即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險。此外,還有些可爆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特別是在受壓情況下,能發生簡單分解爆炸。例如乙炔、環氧乙烷等在壓力下分解爆炸。
(2)復雜分解爆炸。這類可爆物的危險性較簡單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時伴有燃燒的現象,燃燒所需的氧氣有本身分解產生。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性氣體、蒸汽、液體霧滴及粉塵與空氣(氧)的混合物發生的爆炸均屬于此類。這類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混合物中可燃物濃度、含氧量及點火能量等。實際上,這類爆炸就是可燃物與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點火源產生的帶有沖擊力的快速燃燒。
三、化學品燃燒爆炸事故對人員和環境的危害
1.危險化學品的破壞形式
(1)高溫破壞作用
(2)爆炸的破壞作用
①爆炸碎片的破壞作用
②爆炸沖擊波的破壞作用
(3)造成中毒和環境污染
四、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控制和防護措施
1.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發生的基本原則主要有以下三點:
(1)替代。
(2)密閉
(3)惰性氣體保護
(4)通風置換
(5)安全監測及連鎖
2.消除點火源
(1)控制明火和高溫表面。
(2)防止摩擦和撞擊產生火花。
(3)火災爆炸危險場所采用防爆電氣設備避免電氣火花。
3.限制火災、爆炸蔓延擴散的措施
限制火災、爆炸蔓延擴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裝置、防爆泄壓裝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五、危險化學品的儲存與運輸安全
《危險貨物的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GB12463-1990)把危險貨物包裝分為3類:
1.Ⅰ類包裝:貨物具有較大危險性,包裝強度要求高。
2.Ⅱ類包裝:貨物具有中等危險性,包裝強度要求較高。
3.Ⅲ類包裝:貨物具有的危險性小,包裝強度要求一般。
六、泄露控制與銷魂處置技術
1.泄露處理
(1)泄漏源控制。利用截止閥切斷泄漏源,在線堵漏減少泄漏量或利用備用泄料裝置使其安全釋放。
(2)泄漏物處理。現場泄漏物要及時地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在處理時,還應按照危險化學品特性,采用合適的方法處理。
常用的滅火劑有稅、蒸汽、二氧化碳、干粉和泡沫等。
七、危險化學品對人體的侵入途徑、危害、搶救及防護用品選用原則
1.毒性危險化學品侵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
2.工業毒性危險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
(1)刺激
(2)過敏
(3)窒息
(4)麻醉和昏迷
(5)中毒
(6)致癌
(7)畸形
(8)致突變
(9)塵肺。
相關推薦:
2011年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技術
2011年安全工程師:石油天然氣儲運安全技術
2011年安全工程師考試:檢修安全
2011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土方工程
2011年安全工程師:礦山主要危害及防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