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技術基礎》新版教材第一章知識要求運用機械安全相關技術和標準,辨識、分析、評價作業場所和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機械安全風險,解決切削、沖壓剪切、木工、鑄造、鍛造和其他機械安全技術問題。運用安全人機工程學理論和知識,解決人機結合的安全技術問題。
以下內容來自233網校中級安全工程師金亮老師《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精講班內部資料,希望大家要認真記憶!可免費試學>>
2019年新版教材中級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技術基礎》
第一章 機械安全技術
第二節 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機安全技術
精講班考點:金屬切削機床存在的主要危險(★★)
機床危險部位(或危險區)是指機床在靜止或運轉時,可能使人員損傷或危害健康及設備損壞的區域。主要包括加工區域和工作區域。
加工區域專指機床上刀具切削工件的區域;工作區域包括所有可能出現工作過程的工作區域,如機床運動部件所涉及的位置,上下料所需的位置,以及操作、調整和維護機床所需的位置等。
(一)機械危險(二)電氣危險
(三)熱危險(四)噪聲危險
(五)振動危險(六)輻射危險
(七)物質和材料產生的危險
(八)設計時忽視人機工效學產生的危險
(九)故障、能量供應中斷、機械零件破損及其他功能紊亂造成的危險
(十)安全措施錯誤、安全裝置缺陷或定位不當
速記:電機設計故障燥熱震懾財務安全
(一)機械危險
機床存在的機械危險大量表現為人員與可運動件的接觸傷害,是導致金屬切削機床發生事故的主要危險。傷害起因和傷害形式如下:
(二)電氣危險
(七)物質和材料產生的危險
(1)接觸或吸人有害液體、氣體、煙霧、油霧和粉塵等。
(2)現場的發火因素,如干式磨削產生的火花、冷卻液、油液易燃或加工易燃材料引起的火災危險;拋光金屬(如鎂、鋁合金)零件產生具有爆炸性粉塵的危險。
(3)生物和微生物,冷卻液、油液發霉和變質的危險。
(八)設計時忽視人機工效學產生的危險
(1)作業頻率和強度不當,造成操作者精神緊張、心理負擔過重及疲勞。
(2)作業位置(工作臺、座椅)和操縱裝置(手輪、手柄、按鈕站)不適,導致不利健康的姿勢和操作力過大。
(3)忽視人員防護裝備的使用,未使用人員防護裝備或防護裝備使用不當。
(4)不符合要求的作業照明,如照度不夠,陰影、眩光、頻閃等。
(5)符號標識不清、操作方向不一致引起的誤操作危險。
(九)故障、能量供應中斷、機械零件破損及其他功能紊亂造成的危險
(1)機床或控制系統能量供應中斷。動力中斷或波動造成機床誤動;動力中斷后重新接通時,機床自行再啟動引起的危險。
(2)動力中斷、連接松動、元件破損。刀具、工件、機床零件意外甩出,壓力氣體或液體的意外噴出的危險。
(3)控制系統的故障或失靈、選擇和安裝不符合設計規定。引起機床意外啟動或誤動作、速度變化失控和運動不能停止;機床主軸過載和進給機構超負荷工作;控制件功能不可靠引起的危險。
(4)數控系統由于記憶失靈和保護不當及與各種外部裝置間的接口連接使用不當引起的危險。
(5)裝配錯誤。機床部件裝配錯誤和導管、電纜、電線或液壓、氣功管件等連接錯誤引起的危險。
(6)機床穩定性意外喪失。機床及其附件產生翻倒、落下或異常移動;配重系統中元件斷裂引起傾覆的危險。
(十)安全措施錯誤、安全裝置缺陷或定位不當
(1)防護裝置性能不可靠,存在漏保護區,使人員有可能在機床運轉過程中進入危險區產生的危險。
(2)保護裝置。互鎖裝置、限位裝置、壓敏防護裝置性能不可靠或失靈引起的危險。
(3)信息和報警裝置。能量供應切斷裝置和機床危險部位未提供必要安全信息、(安全色和安全標志)或信息損污不清,報警裝置未設或失靈。
(4)急停裝置性能不可靠,安裝位置不合適。
(5)安全調整和維修用的主要設備和附件未提供或提供不全。
(6)氣動排氣裝置安裝、使用不當,氣流將切屑和灰塵吹向操作者。
(7)進入機床(操作、調整、維修等)措施沒有提供或措施不到位。
(8)機床液壓系統、氣功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壓力過大、壓力損失、泄漏或噴射等引起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