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根據《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規定》,注冊安全工程師必須參加繼續教育以保證執業水平。下列關于注冊安全工程師繼續教育學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注冊周期內不低于16學時
B.注冊周期內不低于24學時
C.注冊周期內不低于36學時
D.注冊周期內不低于48學時
【答案】D。
【考點】注冊安全工程師的繼續教育。
【解析】《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規定》規定,繼續教育按照注冊類別分類進行。注冊安全工程師在每個注冊周期內應當參加繼續教育,時間累計不得少于48學時。
52.某化工生產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依法參加安全生產培訓考核,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下列關于該企業安全生產培訓管理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由安全監管部門組織考核
B.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培訓依照培訓機構制定的培訓大綱組織實施
C.主要負責人經培訓考核合格,由培訓機構發給證書
D.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培訓考核合格,由培訓機構發給證書
【答案】A。
【考點】安全生產培訓管理。
【解析】煤礦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考核。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考核。建筑等行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考核。煤礦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制訂。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貴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制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資格培訓考核合格,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發給安全資格證書。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貴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認定的具備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后,由培訓機構發給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
53.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最低為( )學時。
A.32
B.48
C.60
D.72
【答案】D。
【考點】安全培訓時間。
【解析】《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崗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每年接受再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54.某工人在其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內,連續在起重吊裝崗位工作11年,從未發生過違章。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該工人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經考核發證機關同意,復審時間可以延長至( )。
A.每3年1次
B.每5年1次
C.每6年1次
D.每10年1次
【答案】C。
【考點】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期限。
【解析】《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規定,特種作業操作證每3年復審1次。特種作業人員在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內,連續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經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同意,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時間可以延長至每6年1次。
55.某工人為特種作業人員,因崗位調整轉崗到倉庫工作,在此期間未進行相關的特種作業,3個月后,公司將該工人調整回原崗位繼續從事特種作業,該工人特種作業操作證尚在有效期內。根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該工人( )。
A.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試,經確認合格后上崗作業
B.應當進行特種作業理論知識考試,經確認合格后上崗作業
C.無需進行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考試,可以直接上崗作業
D.應當重新參加特種作業培訓考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上崗作業
【答案】C。
【考點】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監督管理。
【解析】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書,離開特種作業崗位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重新回到原工作過的崗位上崗前,必須到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委托的單位進行實際操作考試,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56.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是加強和規范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保障從業人員安全與健康的重要內容。根據《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下列關于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和使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的專項經費
B.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發現金替代配備勞動防護用品
C.國家對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
D.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是從業人員的法定義務
【答案】C。
【考點】勞動防護用品的相關規定。
【解析】《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的專項經費。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貨幣或者其他物品替代應當按規定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國家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實行安全標志管理,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必須購買有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必須按照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防護用品使用規則,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未按規定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不得上崗作業。
57.某石英砂加工企業為提升生產效率,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技術改造項目議案,改造項目于2012年3月1日開始施工,6月1日項目竣工驗收并投產。根據《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該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申報變更的最遲日期是( )。
A.2012年3月31日
B.2012年4月30日
C.2012年6月30日
D.2012年7月30日
【答案】C。
【考點】職業危害申報的變更。
【解析】《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規定,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每年申報1次。生產經營單位下列事項發生重大變化的,應當按照本條規定向原申報機關申報變更:
(1)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或者技術引進的,在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之日起30d內進行申報。
(2)因技術、工藝或者材料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在技術、工藝或者材料變化之日起15d內進行申報。
(3)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在發生變化之日起15d內進行申報。
58.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對于為降低工程造價選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不能滿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及室內裝修裝飾材料承擔責任的是( )。
A.建設單位
B.設計單位
C.施工單位
D.監理單位
【答案】A。
【考點】消防設計和施工中建設單位的責任。
【解析】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建設單位不得要求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有關單位和人員違反消防法規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降低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施工質量。建設單位在滴防設計、施工的質量方面承擔選用合格的消防產品和滿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構件、建筑材料及室內裝修裝飾材料的責任。
59.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下列建設工程中,應當向公安消防機構申請消防設計審核,并在建設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設計審核意見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驗收的是( )。
A.建筑總面積1500m2的托兒所
B.建筑總面積400m2的酒吧
C.建筑總面積15000m2的體育館
D.建筑總面積5000m2的賓館
【答案】A。
【考點】人員密集場所消防設計的審核和驗收。
【解析】根據《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單位應當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設計審核,并在建設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設計審核意見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驗收:
(1)建筑總面積大于2萬平方米的體育場館、會堂,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
(2)建筑總面積大于1.5萬平方米的民用機場航站樓、客運車站候車室、客運碼頭候船廳。
(3)建筑總面積大于1萬平方米的賓館、飯店、商場、市場。
(4)建筑總面積大于2500m2的影劇院,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營業性室內健身、休閑場館,醫院的門診樓,大學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寺廟、教堂。
(5)建筑總面積大于1000m2的托兒所、幼兒圜的兒童用房,兒童游樂廳等室內兒童活動場所,養老院、福利院,醫院、療養院的病房樓,中小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學校的集體宿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員工集體宿舍。
(6)建筑總面積大于500m2的歌舞廳、錄像廳、放映廳、卡拉OK廳、夜總會、游藝廳、桑拿浴室、網吧、酒吧,具有娛樂功能的餐館、茶館、咖啡廳。
60.某公司在安全檢查中發現所屬分廠的油罐區防火設施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下列關于重大事故隱患管理工作的情形中,正確的是( )。
A.公司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在治理完成后方才向當地安全監管部門報告
B.該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包含隱患的危害程度及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C.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制訂并實施該事故隱患的治理方案
D.該事故隱患的治理方案應包括停產治理影響公司產量的分析
【答案】B。
【考點】重大事故隱患的報告和治理。
【解析】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的規定,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有關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t3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隱患的治理方索。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訂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的內容:治理的目標和任務;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經費和物資的落實;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治理的時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