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加強事故隱患治理。下列關于實施隱患治理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形中,錯誤的是( )。
A.事故隱患排除前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
B.事故隱患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
C.對可能產生致命性傷害的隱患,在短時間內無法治理的,可暫時通過加強個體防護的方式,繼續組織生產
D.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
【答案】C。
【考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中的緊急處置。
【解析】《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除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62.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對于某一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訂相應的( )。
A.綜合應急預案
B.專項應急預案
C.現場處置方案
D.風險評估方案
【答案】B。
【考點】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的種類。
【解析】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訂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63.應急預案的實施包括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培訓、應急預案的演練和應急預案的修訂。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下列關于應急預案實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年至少組織1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B.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3年修訂1次
C.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培訓場所
D.生產經營單位的產量發生變化時,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答案】B。
【考點】應急預案的實施。
【解析】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訂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的事故預防重點,每年至少組織1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訂的應急預案,應當根據預案演練、機構變化等情況適時修訂。生產經營單位制訂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3年修訂1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有明顯的標志。
64.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下列情形可以認定為較大涉險事故的是( )。
A.造成1人被困的
B.需緊急疏散人員300人的
C.造成2人下落不明的
D.因生產安全事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
【答案】D。
【考點】較大涉險事故。
【解析】《生產安全事故信息粳告和處置辦法》規定,較大涉險事故是指:(1)涉險10人以上的事故。(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3)緊急疏散人員500人以上的事故。(4)因生產安全事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人員密集場所、生活水源、農田、河流、水庫、湖泊等)的事故。(5)危及重要場所和設施安全(電站、重要水利設施、危化品庫、油氣站和車站、碼頭、港口、機場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等)的事故。(6)其他較大涉險事故。
65.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生產經營單位發生較大涉險事故,其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應當向事故發生地縣級安全監管部門報告的時限是( )h。
A.1
B.2
C.3
D.24
【答案】A。
【考點】事故信息的報告時限。
【解析】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或者較大涉險事故,其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信息報告后應當于1h內報告事故發生地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分局。
66.某機構擬申請安全評價乙級資質,申請范圍是金屬、非金屬及其他礦采選業、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制造業等。根據《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負責對該機構的資質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審核的行政機關是( )。
A.國務院安全監管部門
B.省級安全監管部門
C.設區的市級安全監管部門
D.縣級安全監管部門
【答案】C。
【考點】評價機構資質審批權限劃分。
【解析】根據《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的規定,乙級資質的申請人將安全評價機構資質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材料,報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分局審核,由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進行審批、頒發證書。
67.某機構申請安全評價乙級資質。根據《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在下列提供的申請材料中,不符合申請資質條件的事項是( )。
A.注冊資金400萬元,固定資產300萬元,有固定辦公場地800m2
B.有一級、二級、三級安全評價師各6名,其中有注冊安全工程師5名
C.法定代表人通過二級資質培訓機構組織的相關培訓,并考試合格
D.專職技術負責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和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無安全評價師資格
【答案】D。
【考點】安全評價機構申請乙級資質應當具備的條件。
【解析】根據《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的規定,安全評價機構申請乙級資質,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法人資格,注冊資金3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200萬元以上。
(2)有與其開展工作相適應的固定工作場所和設施設備,具有必要的技術支撐條件。
(3)有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評價過程控制體系。
(4)有16名以上專職安全評價師,其中一級安全評價師20%以上、二級安全評價師30%以上。按照不少于專職安全評價師30%的比例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有與其申報業務相適應的專業能力。
(5)法定代表人通過二級資質以上培訓機構組織的相關安全生產和安全評價知識培訓,并考試合格。
(6)設有專職技術負責人和過程控制負責人。專職技術負責人有二級以上安全評價師和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并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7)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68.根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下列建設項目中,不需要分別進行安全生產條件論證和安全預評價的建設項目是( )。
A.省級建材重點建設項目
B.國家冶金重點建設項目
C.省級煙草重點建設項目
D.國家體育場館建設項目
【答案】D。
【考點】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分別對其安全生產條件進行論證和安全預評價的建設項目。
【解析】根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列建設項目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分別對其安全生產條件進行論證和安全預評價:
(1)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
(2)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包括使用長輸管道輸送危險化學品)的建設項目。
(3)生產、儲存煙花爆竹的建設項目。
(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軍工、公路、水運、軌道交通、電力等行業的國家和省級重點建設項目。
(5)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
69.根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對高危建設項目和國家、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竣工后作出試運行規定,其試運行的時間應當不少于30d,最長不超過( )d。
A.180
B.200
C.250
D.360
【答案】A。
【考點】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試運行的規定。
【解析】《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從3個方面對高危建設項目和國家、省級重點建設項目試運行作出規定:
(1)高危建設項目和國家、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竣工后,根據規定建設項目需要試運行(包括生產、使用,下同)的,應當在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進行試運行。
(2)試運行時間應當不少于30d,最長不得超過180d,國家有關部門有規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業除外。
(3)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設項目,應當在建設項目試運行前將試運行方案報負責建設項目安全許可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70.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訂、修訂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其中屬于行業標準特有的必需階段是( )。
A.預階段
B.征求意見階段
C.復審階段
D.備案階段
【答案】D。
【考點】安全生產標準制訂、修訂程序。
【解析】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國家標準制訂程序分9個階段,即預階段、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審查階段、批準階段、出版階段、復審階段、廢止階段。修訂程序和制訂程序基本一樣,但沒有預階段,起草階段改為修訂階段。行業標準的制訂、修訂程序和國家標準的制訂、修訂程序一樣,不同之處是,行業標準有一個備案階段,需向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