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較大涉險事故需要依據《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判斷:
涉險人數:涉險人數達到10人以上的情況屬于較大涉險事故。例如,在某工廠發生氣體泄漏時,有10名工人暴露在危險環境中。
被困或下落不明:如果事故導致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也屬于較大涉險事故。例如,在礦山塌方事故中,有3名礦工被困井下。
緊急疏散人數:如果因事故需要緊急疏散的人數達到500人以上,也屬于較大涉險事故。例如,在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時,周圍居民需要緊急疏散。
環境污染:如果事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特別是影響到人員密集場所、生活水源、農田、河流、水庫、湖泊等,也屬于較大涉險事故。例如,化學品泄漏流入河流,影響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
重要場所和設施安全:如果事故危及重要場所和設施的安全,如電站、重要水利設施、危化品庫、油氣站和車站、碼頭、港口、機場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等,也屬于較大涉險事故。例如,油罐車在高速公路上翻車,危及周邊居民區的安全。
通過以上標準,可以快速識別較大涉險事故,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惡化。
考試科目: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考點:較大涉險事故的范圍
考點練習題:
1、依據《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的規定,下列事故中,屬于較大涉險事故的是( )。
A. 造成1人被困的事故
B.造成3人下落不明的事故
C.造成7人涉險的事故
D.導致322人緊急疏散的事故
《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第二十六條?本辦法所稱的較大涉險事故是指:
(一)涉險10人以上的事故;
(二)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B項正確
(三)緊急疏散人員500人以上的事故;
(四)因生產安全事故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人員密集場所、生活水源、農田、河流、水庫、湖泊等)的事故;
(五)危及重要場所和設施安全(電站、重要水利設施、危化品庫、油氣站和車站、碼頭、港口、機場及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等)的事故;
(六)其他較大涉險事故。
【注】“以上”含本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