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實證研究表明,系統缺陷是操作風險的最主要因素。()
2.作為關鍵流程的有效控制與否的證據,文件/合同歷來是各商業銀行加強檔案管理的重點。()
3.風險監測中的因果分析模型就是對風險誘因、風險程度和損失金額進行歷史統計。()
4.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商業銀行有效防范和控制操作風險的前提。()
5.關鍵風險指標應遵循的原則是相關性、可測量性、風險敏感性、有效性。()
6.在風險表中,顏色越深表明風險越嚴重,o表示風險惡化,1表示風險好轉。()
7.操作風險的三種計量方法在復雜性和風險敏感性上是逐漸減弱的。()
8.商業銀行不用表明采用的操作風險計量方法考慮到了潛在較嚴重的概率分布“尾部”損失事件。()
9.未及時收回賬務對賬單屬于柜臺業務中賬戶開立、使用、變更與撤銷的主要操作風險點。()
10.提交給高級管理層的風險報告中首先要列明經評估后商業銀行的風險狀況,風險評估結果通常以風險圖、風險表的形式來展示,顏色越深表明風險越輕。()
11.操作風險是銀行自身導致的,它可以通過加強銀行內部管理和制度建設來有效降低。()
12.操作風險既包括法律風險,又包括聲譽風險和戰略風險。()\13.在計算操作風險經濟資本配置的標準法中,巴塞爾委員會將銀行產品線分為公司金融、交易和銷售、零售銀行業務等7類。()
14.內部數據無論用于損失還是用于驗證,商業銀行必須具備至少3年的內部損失數據。()
15.風險管理部門作為風險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對操作風險的管理情況負直接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