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個人信貸產品可以劃分為個人住宅抵押貸款、個人零售貸款、循環零售貸款三大類,所以C項正確。
2.B[解析]信用風險計量是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所以B正確。
3.A[解析]客戶信用評級是商業銀行對客戶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的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風險的大小,所以A項正確。
4.B[解析]目前所使用的對企業信用分析的5Cs系統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系統,所以B項正確。
5.B[解析]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一銷售成本)/銷售收入,所以銷售毛利率=(200-120)/200=40%,所以B項正確。
6.C[解析]違約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發生違約的可能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違約概率被具體定義為借款人內部評級1年期違約概率與3個基點中的較高者,所以AB項正確}計算違約概率的1年期限與財務報表周期以及內部評級的最短時間完全一致,所以C項錯誤;與違約概率容易混淆的一個概念是違約頻率,違約頻率是事后檢驗的結果,違約概率是分析模型作出的事前預測,所以D項正確。
7.A[解析]關于連續函數最重要和最有用的結論是斯克拉定理,所以A項正確。
8.A[解析]按照國際慣例,商業銀行對于企業采取評級方法,對個人的信用評定采取評分方法,所以A項正確。
9.B[解析]壓力測試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兩種方法。
10.B[解析]CreditMetrics模型認為債務人的信用風險狀況用債務人的信用等級來表示。
二、多項選擇題
1.ABC[解析]與單一法人客戶相比,集團法人客戶的信用風險具有以下明顯特征:內部關聯交易頻繁,連環擔保十分普遍,真實財務狀況難以掌握,系統風險性高,風險識別和貸后管理難度較大,所以ABC正確,DE錯誤。
2.ACE[解析]根據大多數國家的標準,現金流量表分為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表、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表、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表。
3.ABD[解析]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計量經歷了專家判斷法、信用評分模型、違約概率模型分析三個主要發展階段,所以ABD正確;CE項指風險識別常用的方法。
4.BCDE[解析]信用風險計量是現代信用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關鍵環節,所以A項不正確;客戶信用評級是商業銀行對客戶償債能力和償債意愿的計量和評價,反映客戶違約風險的大小,評價主體是商業銀行,客戶評級的評價目標是客戶違約風險,客戶評價結果是信用等級和違約概率,所以BCDE正確。
5.ABCE[解析]違約概率預測準確性的驗證常用的方法包括二項分布檢驗、卡方分布檢驗、正態分布檢驗、檢驗給定年份某一等級PD預測準確性、檢驗給定年份不同等級PD預測準確性等。
6.BCD[解析]在我國銀行業實踐中,可以根據運作機制將風險預警方法分為三類,其中包括紅色預警法、藍色預警法、黑色預警法,所以BCD正確。
7.ACD[解析]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是目前國際銀行業應用比較廣泛的組合模型之一,這一模型認為違約率取決于宏觀變量的歷史數據、對整個經濟體系產生影響的沖擊或改革、僅影響單個宏觀變量的沖擊或改革,所以ACD正確。
8.ABCD[解析]信用風險監測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環節,商業銀行需借助許多方法來完成,當其對單一客戶進行風險檢測時,需要借助的方法有6C法、客戶信用評級方法、貸款分類方法、信用評分方法,所以ABCD正確。
9.ABC[解析]商業銀行在進行集團客戶限額管理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統一識剮標準,實施集團總量控制,掌握充分信息,避免過度授信,主辦銀行牽頭,建立集團客戶小組,全面負責對集團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授信協調以及跟蹤監管工作,所以ABC正確。
10.ABDE[解析]信用衍生產品是用來轉移/對沖信用風險的金融工具。信用違約互換、總收益互換、信用價差衍生產品、信用聯動票據屬于信用衍生品,所以ABDE正確。
三、判斷題
1.×[解析]對單一法人客戶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袁進行分析的。
2.×[解析]流動比率的高低與企業償債能力成正方向變動關系。
3.×[解析]留置這一擔保形式,主要應用于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等主合同。
4.×[解析]風險中性定價理論的核。思想是假設金融市場中的每個參與者都是風險中立者。
5.×[解析]同一客戶的不同貸款的客戶評級必須一致,而不論每筆交易的性質是否存在差異。
6.×[解析]本題是考查考生債項評級的知識點。債項評級可以反映債項本身的交易風險,也可以同時反映客戶信用風險和債項交易風險。
7.√[解析]本題是對商業銀行客戶信用評級的發展階段的考查。商業銀行客戶信用評級大致經歷7專家判斷法、信用評分法、違約概率模型分析三個主要發展階段。
8.×[解析]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規定,從2001年起,在我國各類銀行全面施行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管理,即: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
9.√[解析]本題考查信用風險組合模型。由于存在風險分散化效應,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小于等于其所包含的單一資產風險的簡單加總。
10.×[解析]個人住房貸款“假按揭”是指開發商以單位職工或者其他關系人冒充客戶,通過虛假購買的方式套取銀行貸款的行為。
11.×[解析]集團內部企業之間存在的大量資產重組、并購以及債務重組屬于橫向一體化集團的關聯交易。
12.×[解析]一個債務人可以有多個債項評級。
13.√[解析]CreditMonitor模型認為,企業向銀行借款相當于持有一個基于企業資產價值的看漲期權。
14.×[解析]信用風險具有明顯的系統性風險特征。
15.×[解析]良好的風險報告路徑應采取縱向報送與橫向傳送相結合的矩陣式結構。
16.√[解析]貸款定價是由市場、銀行和監管機構這三個方面形成均衡定價的主要力量。
17.×[解析]信用價差衍生產品的投資方式可以是線性的,也可以是非線性的。
18.×[解析]在設定組合集中度限額的程序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按某組合雛度確定資本分配權重,這里“資本分配”中的資本是指下一年度的銀行資本。
19.×[解析]某組合風險越大,其資本轉換因子就越大。
20.×[解析]秩相關系數和坎德爾相關系數在數學上具有良好的性質,只能刻畫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無法通過各變量的邊緣分布刻畫兩個變量的聯合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