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FM析]貸款發放中,借款合同條款的審查應著重于合同核心部分,即合同必備條款的審查。借款合同的必備條款主要有貸款種類、借款用途、借款金額、貸款利率、還款方式、還款期限、還款責任和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2.D[解析]在審查擔保類文件時,公司業務人員應特別注意抵(質)押協議生效的前提條件(如需向有關部門登記生效)。對于抵押協議雖正式簽署但生效滯后的貸款項目,應在抵押正式生效前,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規避貸款風險。
3.C[解析]計劃、比例放款原則是指銀行應按照已批準的貸款項目年度投資計劃所規定的建設內容、費用,及時準確地提供貸款。同時借款人用于建設項目的其他資金應與貸款同比例支用。A、B兩項屬于進度放款原則,D項屬于資本金足額原則。
4.A[解析]根據我國《貸款通財》的規定,銀行不得對自營貸款或特定貸款在計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費用。但是若根據國際慣例,在借款合同中規 定,變更提款應收取承擔費,那么當借款人變更提款計劃時,公司業務部門應根據合同辦理,可按改變的提款計劃部分的貸款金額收取承擔費。借款人在提款有效期 內如部分或全額未提款,應提未提部分的貸款可根據借款合同的規定收取承擔費。未提部分的貸款在提款期終了時自動注銷。公司業務部門在借款人的提款期滿之 前,將借款人應提未提的貸款額度通知借款人。
5.B[解析]挪用貸款的情況一般包括:①用貸款進行股本權益性投資;②用貸款在有價證券、期貨等方面從事投機經營;③未依法取得經營房地產資格的 借款人挪用貸款經營房地產業務;④套取貸款相互借貸牟取非法收入;⑤借款企業挪用流動資金進行基本建設或用于財政性開支或用于彌補企業虧損,或用于職工福 利。
6.A[解析]貸款發放的進度放款原則是指在中長期貸款發放過程中,銀行應按照完成工程量的多少進行付款。
7.A[解析]借款合同履行中簽訂的補充協議、條款變更協議、展期通知等各種合同附件和與借款合同有關的文件,應在簽訂或收到之日后的3日內歸入借款合同案卷。
8.D[解析]受托支付目前適用的情況是:貸款資金單筆金額超過項目總投資5%或超過500萬元人民幣。
9.B[解析]貸款合同分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兩種。其中,格式合同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業務管理要求,針對某項業務制定的在機構內部普遍使用的格式統一的合同。
10.B[解析]貸款發放的原則有:計劃、比例放款原則;進度放款原則;資本金足額原則。
11.D[解析]首次放款的先決條件文件中貸款文件包括:①借貸雙方已正式簽署的借款合同;②銀行之間已正式簽署的貸款協議(多用于銀團貸款)。A項屬于擔保類文件;B項屬于公司類文件;C項屬于其他類文件。
12.A[解析]放款操作程序:①借款人按合同要求提交提款申請和其他有關資料;②銀行受理借款人提款申請書;③簽訂貸款合同;④有關用款審批資料 按內部審批流程經有權簽字人簽字同意;⑤按賬務處理部門的要求提交審批及相關用款憑證辦理提款手續;⑥所提貸款款項入賬后,向賬務處理部門索取有關憑證, 入檔案卷保存;⑦建立臺賬并在提款當日記錄,如果借款人、保證人均在同一地區,則在其信貸登記系統登記,經審核后進行發送;⑧如為自營外匯貸款還需填寫 “國內外匯貸款債權人集中登記表”、“國內外匯貸款變動反饋表”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報送。
13.B[解析]貸款支付的方式有實貸實付、受托支付、自主支付。
14.c[解析]滿足有效信貸需求是實貸實付的根本目的。其他三項屬于推行實貸實付的現實意義。
15.B[解析]實貸實付的核心要義之一是受托支付是實貸實付的重要手段。在自主支付的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是受托支付是監管部門倡導和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支付方式,是貸款支付的主要方式;自主支付是受托支付的補充。
16.C[解析]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債權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規定,即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2年內,權利人不向法院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便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勝訴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