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初級《風險管理》>初級風險管理學習筆記

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講義:市場風險管理

來源:233網校 2011年9月9日
導讀: 導讀:考試大整理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講義,幫助考生全面掌握考試知識點。點擊查看匯總

第四章 市場風險管理

  定義:市場風險指的是由于市場價格或市場變量發生變化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如:

  ·利率

  ·匯率

  ·股價

  ·期權暗含的波動性

  ·信貸利差(如利率掉期或企業債券收益與國庫券收益的差額)

  ·大宗商品價格

  ·其它

  市場風險重要性

  ·巴林、加州橙縣、長期信用資產管理公司等重大風險事件使得全球金融機構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

  ·各類風險管理模型如風險價值(VaR,最好翻譯成“在險價值”)等模型被廣泛應用。

  ·重大風險事件發生之后,國際清算銀行加快了將風險納入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范圍。1996年1月出臺了基于市場風險的《資本協議》,對不同類型的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皆要考慮相應的資本充足率。

  第一節 市場風險識別

  一、特征及分類

  (一)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最重要的市場風險,直接影響所有金融和商業產品的價格。

  ·影響匯率水平(利率平價,parity)

  ·影響股票價格(折扣率)

  ·影響所有商品價格

  利率風險的概念

  ·利率的不確定性波動會影響商業銀行貸款的利息收入以及借款的利息成本,造成實際凈利息收入與預期凈利息收入的偏差;利率的不確定性波動將影響商業銀行的資產與負債的市場價值,造成商業銀行資產凈值的潛在損失。

  利率風險的類型

  ·重新定價風險(又稱缺口風險)

  關鍵詞:資產、負債到期日和重新定價不匹配

  重新定價風險也稱期限錯配風險,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價期限(就浮動利率而言)之間所存在的差異。這種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使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會隨著利率的變動而發生變化。

  ·收益率曲線風險

  收益率曲線是由不同期限但具有相同風險、流動性和稅收的收益率連接而形成的曲線,用以描述收益率與到期期限之間的關系。正常情況下,金融產品的到期期限越長,其到期收益率越高。但因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和形態都可能發生變化(即出現收益率曲線的非平行移動),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

  ·基準風險

  關鍵詞:重新定價資產、負債無缺口 利率浮動幅度不同

  基準風險也稱利率定價基礎風險,也是一種重要的利率風險。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據的基準利率變動不一致的情況下,雖然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重新定價特征相似,但因其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發生了變化,也會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

  ·期權性風險

  期權性工具因具有不對稱的支付特征而給期權出售方帶來的風險,被稱為期權性風險。

  國外利率市場化的影響

  20世紀60年代,金融自由化運動在世界范圍內開展,許多國家相繼完成利率市場化進程。英、德等國銀行存款成本上升、貸款收益減少,存貸凈利息收益銳減,利差由4%左右下降至3%甚至接近2%。美、法等經營規模較小銀行,盲目高息攬存,并以中長期形式運用到風險高、投機較濃的房地產和證券行業,資金來源和運用期限錯配,造成資產組合風險過分集中,最終導致虧損甚至破產。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生的銀行倒閉多與銀行對利率風險缺乏有效管理有關,銀行普遍利用短期負債為固定利率的長期貸款提供資金。

  我國利率市場化趨勢判斷:我國利率市場化趨勢要求加強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

  自1978年開始,我國逐步放松對利率的管制

  利率市場化改革趨勢:“五先五后”的模式分階段縱深推進——“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農村,后城市;貸款先擴大浮動幅度,后放開上限;存款先放開大額存款,后放開一般存款”。

  美國:1973年《Q條例》修訂,超10美元存款利率放開

  ■商業銀行的經營特點要求加強利率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經營結構過于單一,利潤來源過于依賴利差收入

  ■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水平不高

  利率風險管理意識滯后、人才匱乏

  利率風險的識別、衡量、評估和規避機制尚未健全

  (二)匯率風險

  由于匯率的波動而導致銀行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

  匯率風險通常源于以下業務活動:

  (1)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外匯交易服務或進行自營外匯交易,不僅包括外匯即期交易,還包括外匯遠期、期貨、互換和期權等交易;

  (2)銀行賬戶中的外幣業務,如外幣存款、貸款、債券投資、跨境投資等。

  匯率風險大致分為兩大類:外匯交易風險、外匯結構性風險。

  (1)外匯交易風險

  銀行的外匯交易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為客戶提供外匯交易服務時未能立即進行對沖的外匯敞口頭寸,二是銀行對外幣走勢有某種預期而持有的外匯敞口頭寸。

  (2)外匯結構性風險,由于銀行資產與負債以及資本之間幣種的不匹配而產生的。

  案例分析:資產負債幣種差異形成的外匯結構性風險

  假設商業銀行以美元為單位進行外幣資產管理,當期外幣資產和負債如下表所示:

資產

負債

1年期l億美元貸款
1年期相當于1億美元的英鎊貸款

1年期2億美元定期存款

  根據上表可知,該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存續期完全匹配(即DA=DL=1年),但資產和負債的幣種存在差異。

  (三)股票價格風險

  股票價格風險是指由于商業銀行持有的股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而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損失風險。

  (四)商品價格風險

  商品價格風險是指商業銀行所持有的各類商品的價格發生不利變動而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的風險,這里的商品包括農產品,礦產品,貴金屬等。

  二、主要交易產品及其風險特征

  1.即期:現金交易或現貨交易

  即期是指現金交易或現貨交易,交易的一方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額的金融資產,交付及付款在合約訂立后的兩個營業日內完成。

  在實踐中,即期通常是指即期外匯買賣,即交割日(或稱起息日)為交易日以后的第二個工作日的外匯交易。

  2.遠期:遠期外匯交易和遠期利率合約

  遠期外匯交易是由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特定日期,依交易時所約定的幣種、匯率和金額進行交割的外匯交易。遠期匯率反映了貨幣的遠期價值,其決定因素包括即期匯率、兩種貨幣之間的利率差、期限。遠期外匯交易是最常用的對沖匯率風險、鎖定外匯成本的方法。

  根據傳統的利率平價理論,高利率國貨幣在期匯市場上趨于貶值,而低利率國貨幣在期匯市場上趨于升值。

  遠期利率合約是指交易雙方同意在合約簽訂日,提前確定未來一段時間內(協定利率的期限)的貸款或投資利率,協定利率的期限通常是1個月至1年。

  遠期利率合約是一項表外業務。

  3.期貨:場內進行交易的標準化遠期合約。

  金融期貨主要有三大類:

  (1)利率期貨,是指以利率為標的的期貨合約。利率期貨主要有以長期國債為標的的長期利率期貨,以及3個月期限的短期利率期貨。

  (2)貨幣期貨,是指以匯率為標的的期貨合約。貨幣期貨是適應跨境貿易和金融服務的需要而產生的,目的是管理匯率風險。

  (3)指數期貨,是指以股票或其他行業指數為標的的期貨合約。

  期貨市場本身具有兩項基本的經濟功能:(1)對沖市場風險的功能。(2)價值發現的功能。

  期貨與遠期的差異:

  (1)遠期交易采取的是非標準化,貨幣、金額和期限都可靈活協商,而期貨合約是標準化的。

  (2)遠期交易一般通過金融機構或經紀商柜臺交易,合約持有者面臨交易對手的違約風險。而期貨交易一般在交易所交易,由交易所承擔違約風險。

  (3)遠期合約的流動性較差,合約一般要持有到期,而期貨合約的流動性較好,合約可以在到期前隨時平倉。

  4.互換:約定在將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現金流的合約。

  (1)利率互換,是指兩個交易對手相互交換一組資金流量,并不涉及本金的交換,僅就利息支付方式進行交換。

  (2)貨幣互換,指交易雙方用不同的貨幣進行的互換交易。

  5.期權:賦予持有者在將來某個時段內以確定價格購買或出售標的資產的權利而非義務。

  (1)分類:

  1)按交易權利:買方期權和賣方期權。

  2)按履約方式:美式期權任何時候都可以行權。歐式期權只能在規定時間行權。

  3)按執行價格:價內期權、平價期權、價外期權。

  (2)期權費:買方為取得權利而支付的費用,由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組成。

  1)內在價值,是指在期權的存續期間,執行期權所能獲得的收益或利潤。

  2)時間價值,期權價值高于其內在價值的部分。

  金融衍生產品一方面可以用來對沖市場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因高杠桿率而造成新的市場風險。衍生產品對市場風險的放大作用通常是導致巨額金融風險損失的主要原因。

  三、資產分類

  1.交易賬戶和銀行賬戶

  (1)交易賬戶:記錄銀行為了交易或管理交易賬戶其他項目風險而持有的可自由交易的金融工具和商品頭寸。交易賬戶中的頭寸,在交易過程中,必須不受任何限制。

  交易賬戶中的項目通常按市場價格計價(Mark-to-Market),當缺乏可參考的市場價格時,可以按模型定價(Mark-to-Model)。

  記入交易賬戶的頭寸應滿足以下三個要求:

  一是具有經高級管理層批準的書面的頭寸,金融工具和投資組合的交易策略。

  二是具有明確的頭寸管理政策和程序。要逐日定勢,根據市場價格準確的估值。

  三是具有明確的、與銀行交易策略一致的監控頭寸的政策和程序,包括監控交易規模和交易賬戶的頭寸余額。交易目的在交易之初就已經確定,此后一般不能隨意更改。

  (2)銀行賬戶:存貸款及其他業務。銀行賬戶中的項目則通常按歷史成本計價。

  劃分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也是準確的計算市場風險監管資本的基礎。《資本協議市場風險補充規定》把市場風險納入資本要求的范圍中,但未涵蓋全部市場風險,所包括的是在交易賬戶中的利率風險和股票價格風險以及在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中的匯率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

  2.資產分類的監管標準與會計標準

  資產分類,即銀行賬戶與交易賬戶的劃分是商業銀行實施市場風險管理和計提市場風險資本的前提和基礎。

  《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將金融資產劃分為四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待售、持有到期的投資、貸款和應收款。

  按照監管標準所定義的交易賬戶與第一類資產有較多的重合,但不能完全對應。

  資產分類監管標準的優點是直接面向風險管理,缺點是可操作性相對較弱。國際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劃分的優點在于,它是基于會計核算的劃分,而且按照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程序嚴格界定了進入四類賬戶的標準、時問和數量,以及在賬戶之間變動、終止的量化標準,有強大的會計核算理論和銀行流程架構、基礎信息支持;缺點是財務會計意義上的劃分著重強調的是權益和現金流量變動的關系和影響,無法真實反映商業銀行在盈利的同時所承擔的風險狀況。

  3.我國商業銀行資產分類的現狀

  2004年以前:沒有設立交易賬戶

  我國監管部門出臺更為詳細的指引既不合理,也不可行。

  我國商業銀行經過幾年的管理實踐,資產分類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普遍采取以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為基礎,按照持有目的將資產分為四類,進而按照產品線進行會計科目設置;在賬戶劃分的過程中,充分體現銀行監管部門關于銀行賬戶和交易賬戶劃分的原則,并通過科目沒置實現;劃分完畢后,通過科目歸集和管理意義上的處理,實現與銀行監管部門要求的交易賬戶相對應。這種方式既可以使資產分類具有可操作性,又能為分地區、分部門、分產品進行市場風險資本配置和績效評估奠定基礎。

  相關推薦: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精講筆記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精講班習題匯總
  特別推薦:
  
2011年下半年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報名須知
  報考專題: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專題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宁乡县| 邢台市| 柳州市| 剑阁县| 墨脱县| 南平市| 林周县| 平谷区| 松潘县| 肃宁县| 岳阳县| 昌宁县| 沙雅县| 嘉兴市| 抚州市| 高唐县| 沙坪坝区| 崇信县| 清苑县| 灵璧县| 潮安县| 钟山县| 兴安县| 梅州市| 临澧县| 宝山区| 固阳县| 航空| 吉木乃县| 沧州市| 静宁县| 当阳市| 固镇县| 锡林浩特市| 宕昌县| 灌南县| 曲靖市| 汝南县| 盱眙县| 永胜县|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