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動性風險評估
(一)流動性比率/指標法
流動性比率/指標法是各國監管當局和商業銀行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首先確定流動性資產的種類并進行估值,然后確定合理的比率/指標并用于評估和監控。
(二)現金流分析法
通過對商業銀行一定時期內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預測和分析,可以評估商業銀行短期內的流動性狀況,現金流人和現金流出的差異可以用“剩余”和“赤字”來表示。根據歷史數據研究,剩余額與總資產之比小于3%~5%時,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是一個預警。
(三)其他流動性評估方法
1.缺口分析法
缺口分析法是巴塞爾委員會認為評估商業銀行流動性的較好的方法。商業銀行貸款平均額和核心存款平均額之差構成了所謂的融資缺口。
融資缺口=貸款平均額-核心存款平均額
如果缺口為正,商業銀行必須動用現金和流動性資產,或者介入貨幣市場進行融資。以公式表示為:
融資缺口=流動性資產+借人資金
公式改寫后變為:融資需求=融資缺口+流動性資產
上述公式意味著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需求是由一定水平的核心存款和貸款以及一定數量的流動性資產來決定。
2.久期分析法
久期分析法用來衡量利率變化對商業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價值的影響程度,以及對其流動性的作用效果。當久期缺口為正值時,如果市場利率下降,則資產價值增加的幅度比負債價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動性就加強;如果市場利率上升,則資產價值減少的幅度比負債價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動性隨之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