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一法人客戶信用風險識別
1.單一法人客戶的基本信息分析
商業銀行在對單一法人客戶進行信用風險識別和分析時,必須對客戶的基本情況和與商業銀行業務相關的信息進行全面了解,以判斷客戶的類型(企業法人客戶還是機構法人客戶)、基本經營情況(業務范圍、盈利情況)、信用狀況(有無違約記錄)等。
2. 單一法人客戶的財務狀況分析
財務分析是通過對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情況的分析,達到評價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管理業績、經營效率,進而識別企業信用風險的目的。
主要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比率分析以及現金流量分析。
(1)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進行分析。應特別關注的內容:
①識別和評價財務報表風險。主要關注財務報表的編制方法及其質量能否充分反映客戶實際和潛在的風險。
②識別和評價經營管理狀況。
③識別和評價資產管理狀況。
④識別和評價負債管理狀況。
(2)財務比率分析
商業銀行應當根據主要財務比率/指標來研究企業類客戶的經營狀況、資產/負債管理等狀況,主要內容分為四大類:
①盈利能力比率,用來衡量管理層將銷售收入轉換成實際利潤的效率,體現管理層控制費用并獲得投資收益的能力。主要指標有: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 / 銷售收入)×100%
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凈利潤/[(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100%
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凈利潤/[(期初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所有者權益合計)/2]×100%
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總資產=(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②效率比率,又稱營運能力比率,體現管理層管理和控制資產的能力。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付賬款周轉率=購貨成本/[(期初應付賬款+期末應付賬款)/2]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360/應付賬款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資產回報率(ROA)=[稅后損益+利息費用×(1-稅率)]/平均資產總額
權益收益率(ROE)=稅后損益/平均股東權益凈額
雖然從表面上看,各項周轉率越高,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就越好,但實踐中并非如此。
③杠桿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所有者利用自有資金獲得融資的能力,也用于判斷企業的償債資格和能力。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凈值)]×100%
利息償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稅前凈利潤+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利息費用+所得稅)/利息費用
=[(凈利潤+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利息費用+所得稅]/利息費用
④流動比率,用來判斷企業歸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即分析企業當前的現金償付能力和應付突發事件和困境的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合計
其中: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或: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
例題分析:
例1.某企業2008年銷售收入20億元人民幣,銷售凈利率為12%,2008年初其所有者權益為40億元人民幣,2008年末所有者權益為55億元人民幣,則該企業2008年凈資產收益率為( )。
A.3.33% B.3.86% C.4.72% D.5.05%
答案:D
凈利潤=銷售收入X銷售凈利率=2.4億元;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期初所有者權益合計+期末所有者權益)/2]x100%
=2.4 / [ (40+55 ) / 2 ]x100%=5.05%
例2.假定某企業2008年稅后收益為50萬元,之處的利息費用為20萬元,其所得稅稅率為35%,且該年度其平均資產總額為180萬元,則其資產回報率(ROA)約為( )。
A.33% B.35% C.37% D.41%
答案:B
例3,某公司2009年末流動資產合計2000萬元,其中存貨500萬元,應收賬款400萬元,流動負債合計1600萬元,則該公司2009年速動比率為( )。
A.0.79% B.0.94% C.1.45% D.1.86%
答案:B
(3)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表分為三個部分:經營活動的現金流、投資活動的現金流、融資活動的現金流。
現金流量分析通常首先分析經營性現金流;其次分析投資活動的現金流;最后分析融資活動的現金流。
針對不同類型的貸款,對于企業現金流量的分析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對于短期貸款,應當考慮正常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是否能夠及時而且足額償還貸款;對于中長期貸款,應當主要分析未來的經營活動是否能夠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以償還貸款本息,但在貸款初期,應當考察借款人是否有足夠的融資能力和投資能力來獲得所需的現金流量以償還貸款利息。
此外,由于企業發展可能處于開發期、成長期、成熟期或衰退期,進行現金流量分析時需要考慮不同發展時期的現金流特征。
3.單一法人客戶的非財務因素分析
非財務因素分析是信用風險分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財務分析相互印證、互為補充。
(1)管理層風險分析
重點考核企業管理者的人品、誠信度、授信動機、經營能力及道德水準:
(2)行業風險分析
(3)生產與經營風險分析
行業風險分析只能夠幫助商業銀行對行業整體的共性風險有所認識,但行業中的每個企業又都有其獨特的自身特點。就國內企業而言,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經營管理不善。
(4)宏觀經濟及自然環境分析
4.單一法人客戶的擔保分析
擔保是指為維護債權人和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貸款償還的可能性、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損失的風險,由借款人或第三方對貸款本息的償還或其他授信產品提供的一種附加保障。
擔保方式主要有: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
(1)保證:違約時第三方承擔償還貸款責任
在對貸款保證進行分析時,商業銀行最關心的是保證的有效性。
①保證人的資格。具有代為清償能力的法人、其它組織或者公民可以作為保證人。國家機關(除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均不得作為保證人。
②保證人的財務實力。
③保證人的保證意愿。
④保證人履約的經濟動機及其與借款人之間的關系。
⑤保證的法律責任。保證分為連帶責任保證和一般保證兩種。
(2)抵押:抵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方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或第三方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
①可以作為抵押品的財產的范圍及種類。
②抵押合同應包括的基本內容。
③抵押物的所有權轉移。
④抵押物登記
⑤抵押權的實現
(3)質押
質押又稱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方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在動產質,債務人或第三方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移交的動產為質物。
①出質人和質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質押合同。
②質押合同時效
③質押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④質物的所有權轉移
⑤質押擔保的范圍
⑥質權人對質物承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⑦債務履行期屆滿時質物的處理。
⑧權利質押的范圍
⑨權利質押物的權利行使日與債務履行期不一致時的處理。
⑩權利質押的生效及轉讓
(4)留置與定金
留置是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留置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留置物保管費用和實現留置權的費用。留置這一擔保形式,主要應用于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等主合同。
定金是指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
5.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識別和分析
在單一法人客戶信用風險識別中,還應特別注意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識別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