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風險管理
一、商業銀行戰略風險管理的雙重內涵
1.商業銀行針對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外部環境和內部可利用資源,系統識別和評估商業銀行既定的戰略目標、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中潛在的風險,并采取科學的決策方法和風險管理措施來避免或降低可能的風險損失。
2.商業銀行從長期、戰略的高度,良好規劃和實施信用、市場、操作、流動性以及聲譽風險管理,確保商業銀行健康、持久運營。
二、戰略風險管理的作用:長期的戰略性投資
戰略風險管理通常被認為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投資,實施效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實質上,商業銀行可以在短期內便體會到戰略風險管理的諸多益處:
比競爭對手更早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可以更為妥善地處理風險事件;
全面、系統地規劃未來發展,有助于將風險挑戰轉變為成長機會;
對主要風險提早做好準備,能夠避免或減輕其可能造成的嚴重損失;
避免因盈利能力出現大幅波動而導致的流動性風險;
優化經濟資本配置,并降低資本使用成本;
強化內部控制系統和流程;
避免附加的強制性監管要求,減少法律爭議/訴訟事件。
簡言之,戰略風險管理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經濟損失、持久維護和提高商業銀行的聲譽和股東價值。
知識要點:
商業銀行致力于戰略風險管理的前提,是理解并接受戰略風險管理的基本假設:
(1)準確預測未來風險事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預防工作有助于避免或減少風險事件和未來損失。
(3)如果對未來風險加以有效管理和利用,風險由可能轉變為發展機會。
三、基本做法:
明確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責任
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負責制定商業銀行的戰略風險管理政策和操作流程,并在其直接領導下,獨立設置戰略風險管理/規劃部門,負責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戰略風險。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對戰略風險管理的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負責制定商業銀行最高級別的戰略規劃,并將其作為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行動指南。
建立清晰的戰略風險管理流程:戰略風險識別、戰略風險評估、監測和報告
與聲譽風險相似,戰略風險產生于商業銀行運營的所有層面和環節,并與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交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