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事件 |
1986年恢復并開辦 |
國內經濟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主要目的是回籠貨幣,是郵政部門代理人民銀行經辦儲蓄。 |
2006年12月31日 |
銀監會批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 |
2007年3月20日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掛牌,其市場定位是充分依托和發揮網絡優勢,完善城鄉金融服務功能,以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為主,為城市社區和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與其他銀行形成互補關系,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6、外資銀行
(1)定義——經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以下機構:一家外國銀行單獨出資或與其他外國金融機構共同出資設立的外商獨資銀行;外國金融機構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外國銀行代表處。其中,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和外國銀行分行統稱為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
?。?)大事記
時間 |
事件 | |
1979年 |
日本輸出入銀行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我國批準設立的第一家外資銀行代表處)。 | |
2001年12月11日 |
我國正式加入WTO | |
2006年12月11日 |
我國加入WTO的過渡期結束,國務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銀監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正式生效,標志著中國正式全面開放銀行業,允許外資銀行對所有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取消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非審慎性限制。 | |
截止2006年12月末 |
在華注冊了14家外國獨資和合資銀行(19家分支機構)、74家外國銀行設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186家外國銀行設立了242家代表處。在華外資銀行的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033億美元,占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8%,共有27家外資金融機構注資入股了我國的20家商業銀行。 |
(3)經營范圍
機構 |
經營范圍 |
外商獨資銀行 中外合資銀行 |
可以經營部分或全部外匯業務和人民幣業務,可以經營結匯、售匯業務 |
外國銀行分行 |
可經營部分或全部外匯業務及對除中國境內公民以外客戶的人民幣業務。 |
7、非銀行金融機構
機構名稱 |
事件 |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
1999成立,包括信達、長城、東方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已完成政策性不良資產的處置任務,正在探索實行股份制改造及商業化經營。 |
信托公司 |
1979年,新中國第一家信托投資公司——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2007年3月1日施行的《信托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了信托公司所應遵守的規范。 |
企業集團財務公司 |
2004年7月27日修訂后實施了《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它是一種完全屬于集團內部的金融機構,服務對象僅限于企業集團成員。 |
金融租賃公司 |
2007年3月1日施行了《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它是以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為主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
汽車金融公司 |
2003年10月3日起施行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為中國境內的汽車購買者及銷售者提供貸款的非銀行金融企業法人。 |
貨幣經紀公司 |
2005年9月1日起施行《貨幣經紀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通過電子技術或其他手段,專門從事促進金融機構間資金融通和外匯交易等經紀服務,并從中收取傭金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
*背景知識:
監督管理委員會 |
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
中國證監會 |
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經紀公司、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 |
中國保監會 |
財產、人身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