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區域經濟發展分析
考點6:區域發展條件分析
1、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明確其數量、質量和組合特征,優勢、潛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開發利用方向及技術經濟前提.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的關系等問題
2、人口與勞動力:重點分析人口的數量、素質、分布及其與資源數量和分布及生產布局的適應性或協調性.區域適度人口的規模等問題
3、科學技術條件:評價區域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及引進并消化吸收新技術的能力.技術引進的有利條件和阻力.適用技術的選擇等
4、基礎設施條件:重點評價基礎設施的種類、規模、水平、配套等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5、政策、管理、法治等社會因素:重點分析這些社會因素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考點7:區域經濟分析
區域經濟分析主要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及所處的發展階段、區域產業結構和地域結構進行分析。區域經濟分析是在區域自然條件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作一個全面的考察評估.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經濟發展水平量度標準的基礎上.通過橫向比較,明確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確定其所處發展階段.為區域發展的戰略決策提供依據。對區域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的分析,主要通過各種計量方法分析比較產業結構和地域結構的合理性,為區域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調整提供依據。
考點8:區域發展分析
區域發展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涉及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因此,區域發展的分析也包括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三方面,并以三者綜合效益作為分析判斷的標準。
區域發展分析應重點分析區域發展的優勢、主導產業及其發展方向,經濟增長的形式以及產業結構和地域結構的優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