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和現狀:
一、國外
萌芽期:20世紀30~60年代
形成、發展期:20世紀60~80年代
成熟期:20世紀90年代以后
二、國內:本世紀
基礎產品:外匯理財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國債等→結構性理財產品)
第三節、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因素:
一、宏觀因素:
(1)政治、法律、政策環境;(其中法律體系我們后面還要講到)
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
(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匯率等)
問題:什么是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扣除稅款后的金額。
問題: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中間的差就是通貨膨脹率)
問題:經濟狀況向好的時候,儲蓄、債券、股票、房產應該如何配置?
【例題】應對通貨膨脹的措施有哪些?
A減少儲蓄
B增加黃金配置
C擴大消費
D增加債券
(3)社會環境
傳統東方文化好儲蓄,西方好投資;人口環境
(4)技術環境:互聯網促進理財產品銷售
二、微觀環境
(1)金融市場的競爭
(2)金融市場的開放
(3)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利率水平
【例題】
預期利率水平下降,會引起個人理財的什么變化?(多選)
A增加外匯配置
B增加儲蓄配置
C減少房產配置
D增加債券配置
E增加股票配置
相關鏈接: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知識點匯總
模擬演練:
2011銀行從業資格《個人理財》章節習題匯總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全真模擬題匯總